中医古籍
  • 戴窑史氏中医儿科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悬壶济世三百年,薪火传承九代人,江苏省兴化市戴窑史氏中医儿科一直令我十分敬重和景仰。在戴窑参加中医药宣传周活动时,我抽空拜访了史氏中医儿科第九代传人史来恩。

    史来恩今年5月刚刚成为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戴窑史氏中医儿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谈起祖辈,他沉浸在自豪与骄傲之中,又感到肩上的担子之重。史来恩从远祖史先根(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可法第5代孙)讲起。

    清代康熙年间史先根任江西湖口县知县,娶兴化魏氏(兵部尚书魏应嘉后裔)为妻,早逝。早先兴化四牌楼有一匾额“玉曙青华”就是为他而立。魏氏移居昭阳镇儒学街,其时大门门楣处镶一块黑底金字石匾“圣旨史先根先生”。遗腹子史继川(1707~1785)随魏氏学中医,于雍正八年(1730年)悬壶昭阳镇,开创史氏中医幼科。第四代传人史天和于乾隆46年(1780年)迁居戴窑镇。第五代传人史南华立祖训:“以人为本,待人以诚,以和为贵,德高医精,从善行医”。其好友康汝英赠联:“一宦一医祖孙济世,学贤学圣诗礼传家”,并由名家徐退(约1821~1903)书写,可惜毁于“文革”。

    第七代传人史功甫(1892~1975)是史氏中医儿科集大成者,先后随父史泽芝,叔父史筱堂,表兄杨恭甫(曾任汉口医学会会长,清代四品官员)学医,德高望重,名扬四方,疗效卓越,屡起重疴。连任四届政协委员,20世纪60年代被指定为中医带徒的名老中医。他潜心整理《史氏中医儿科宝鉴》、《史氏中医内科诊治要集》、《史氏中医妇科诊治验集》、《史氏中医验方集》,入编扬州市志、兴化市志、中医名人录。乡亲赠嵌名联:“功在保赤子,甫业世代传”。1934年夏,张家懋之子,2岁,高热神蒙时惊5日,时吐不食,口渴无汗,腹软不胀,尿少色赤,口臭味热,舌苔周白中黄而腻,脉弦而数。诊为暑疫损气伤津之证,先予家传卧龙丹搐鼻开窍醒脑,喂服至宝丹清热解毒先解其急,继予家传验方“淡竹清热汤”,祛暑化湿,益气生津,健脾和胃。服2帖后复诊:神清,仍有余热,纳差乏力,见汗不多,尿少色黄,舌白苔薄,脉滑而数。予家传验方“藿芩清热汤”,祛暑清热,行气利湿,益气扶正。三帖后,热退乏力,纳差,出汗增多,尿量增多色转白,舌苔白薄,脉虚无力。诊为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施《论治准绳》健脾丸(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曲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减黄连,加淡竹叶。三帖煎服后,神奕,食欲恢复,症状消失。张公一周后沿路敲锣打专船来戴窑,赠送金字朱砂底一匾:“保赤功伟”。此匾1938年日寇入侵时被烧毁。

    史茂林(1925~2005)是第八代传人,不仅精通医术,还留下许多书法珍品。“梅花厅”一幅作于丙子(1996年)仲春,“梅”字多飞白,犹如老梅虬干,花枝四出,魏碑夹行草,颇有武中奇笔意,应是人书俱老、臻于化境、妙至天然的精品之作。他的很多作品读来十分耐人寻味:“惟凭面色识病因,再向三关诊热寒;听声审查详追问,表里虚实随证参”,是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几味君臣药,一丸天地心”、“谁是十全妙手,好凭一片婆心”,是行医格言;“春天皓兰送清香,夏日粉荷更芬芳;秋季彩菊使人醉,冬令赤梅艳无双”,描写四时景物;“千里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是录自史可法的豪情壮语,也是史姓宗祠的通用联。有些是短小精悍、富于哲理的小品文。如大字魏碑“德与术”,长跋谓:“对人民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就是白求恩精神,简而言之,这就是医德与医术,医德与医术是相辅相成的,不可缺一的。有德而无术,诚挚的爱心无法落到实处,有术而无德,就可能贻误病人,无德无术的更是为人民群众所不齿。”语言朴实,发自肺腑。

    再如,史茂林整理育儿经验:“婴儿吸吮橡皮奶头影响智力及胃肠道易产生胀气等不利因素。为了使婴儿安静,父母们常让小孩吸吮橡皮头,这种方法很不可取。其一,因吸吮橡皮头的小孩,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吸吮的橡皮乳头上,对外界周围的环境及事情,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婴儿啼哭是一种与父母的交流,如一哭,就吸橡皮乳头,则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父母也就很少与他说话,减少与婴儿交流的时间。其二,吸吮橡皮乳头也会增加空气吸入胃肠道产生胃肠胀痛,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功能。丙子年清和月上浣史茂林七十又二书。”这幅作品又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论文了。史茂林晚年作《自题小像》诗多首,其一云:“生平无多学,岐黄为本分。未创惊天举,事业伴终身。交游唯存厚,处世但赤诚。宦医皆无价,无愧天地心。喜结翰墨缘,不懈临池辛。宗法魏晋风,以此冶性情。年虽逾古稀,伏枥志长存。霜鬓容颜改,犹发余热能。囊橐少余蓄,亦谓小康层。富贵身外物,评我一傻生。”直抒胸臆,真情流露。

    约20年前,我有幸与史茂林先生一同赴宁,一路上他手挥折扇,娓娓讲述史可法的轶事,我惊讶他讲得那么详细,那么有声有色,原来他就是史可法十三世裔孙。后来,市中医学会编纂《兴化历代名医文选》,选录《史氏儿科治疗重症“乙脑”的临床点滴》一文,即由我负责编校。他创制的僵藤饮(白僵蚕,钩藤,清半夏,川贝母,麦门冬,生甘草。若身热脉数急可加黄芩),解痉止咳,清肺化痰,主治顿咳,屡试屡验。如今斯人已逝,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

    史氏中医儿科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家传宝物,如种痘刀、鼻烟壶、药匙、自来风(吹药器具)、药柜、捣药筒、切药刀、药罐、药碾、史氏家谱中的史可法像(有邗江孙宗礼长跋)、珍本医籍、名人字画、祖传招牌等。传至史来恩已是第九代。史来恩从医40多年,贯通中西,曾于扬州苏北医院深造,以“从医人为本,医德行为先,洁身首为善,福乐均为众”自勉,虽年逾花甲,仍精神矍铄,重新整理《史氏儿科宝鉴》和《内科诊要与验方》,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更多中药材
  • 银耳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觉得是一种食材而已,但其实银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
  • 艾条是我们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以熏艾和艾灸两种方式为主。艾条的作用主要是温筋通络,对于一些风湿关节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的功效根据其质量会有所差异,越是放置时间长的艾条渗透能力越强,其治病效果......
  • 肉桂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树皮,它的气味是浓烈的香气,所以它可以作为调料出现在食物当中,除此之外,它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中医上面说,肉桂可以补温肾阳,还可以填精补血,同时对于一些人体内因为阴盛阳......
  • 很多人对你艾灸的具体功效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以为艾灸不会导致任何副作用。这种想法不正确,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说可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导致皮肤化脓。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严重,则需要重视起来了。......
  • 韩信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材。韩信草的模样也是极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药材那样模样一般,很难辨别出来。很多的中医都非常喜欢用韩信草来调配一些药物,让人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了这么多,大家有的还不知道韩信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