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缪希雍医案之二

    (一)高存之邻人卖腐者,伤寒发哕,两日夜不醒人事。其子乞方,仲淳问曰:汝父当时曾头痛 身热乎?曰:然。曰:曾服汗药乎?曰:未也。曾吐 下乎?曰:未也。仲淳因索伤寒书检之,其方类用干姜 柿蒂 丁香及附子等温热之药,末条仅载白虎汤一方。仲淳思之曰:伤寒头痛 身痛 口渴,本属阳明热邪,传里故身凉 发哕,未经汗 吐 下,邪何从而出?第二其人年老多作劳,故于白虎汤中加人参三钱。二剂立起。

    (二)姚平子伤寒,头痛,身热,舌上苔,胸膈饱闷,三四日热不解,奄奄气似不属者。一医以其体素弱,病久虚甚,意欲投参少许。仲淳叱曰:参一片入口死矣。亟以大黄一两,栝楼两枚,黄连 枳实下之。主人惊疑,不得已减大黄之半。二剂便通,热立解,遂愈。

    按:两案都为阳明变证。一为中虚外邪内陷:初病‘头痛 身热’而后‘身凉 发哕’为外邪入里,又因未经汗 吐 下可按阳明病治之,处方白虎汤加人参以补中气托邪外出。二为中焦邪实:‘舌上苔’苔厚为邪气甚;‘胸膈饱闷 奄奄气似不属者’为实邪阻滞 气机不得通降。故禁人参之助邪而以大黄下之,内含承气汤之意。中医治病辨证是关键,正邪虚实不分怎可开药?慎之!慎之!!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