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方临证实践点滴

    李寿庆 辛文华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医院

    腹胀

    患者王某,女,31岁。自诉夜间腹胀、烦燥、失眠5年余。病始因长期大便艰闭不通,必用甘油、开塞露才能缓解,五六日一行,屡用泻下之药,近年来渐渐出现烦燥、腹胀、失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辨证为“心胃郁火,胃气不和”,用栀子厚朴汤治之:栀子10克,厚朴12克,3剂而愈。

    本例患者屡用泻下之药,致热邪内入,上冲胸中,故见心烦懊憹,失眠,卧起不安。胃气失和,故见腹胀《伤寒论》指出: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实属虚烦兼腹满之证;栀子厚朴汤,清热宣郁,利气除满,药证相符,取得良效。

    顽固性头痛

    患者林某,男,40岁。头痛10年余,经常自感头痛,背部恶寒不舒,尤以后上部为甚。特点是:头痛怕冷喜热,即使是暑伏天也不敢脱帽。近因恶寒不舒,遇他医用桂技汤、麻黄汤,治疗1月余,头痛反剧增。刻诊:头痛后顶部为甚,怕冷喜热,面色白光白,舌胖,少苔,脉浮紧。辨证为头痛阳虚寒凝型,治当温络散寒、通络止痛。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附子汤,药以麻黄10克,制附子20克,先煎2小时,白芍30克,甘草10克,细辛4克,6剂药后,诸症平息。

    伤寒论指出: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他医据头痛恶寒,误用麻桂发汗之剂,致痛不解,反恶寒剧,实为外证不解,反恶寒者为营血不足,血不养脑,脑络挛急,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络散寒,芍药、甘草以疏达营血,方药对症,效若桴鼓。

更多中药材
  •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
  •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