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温病经方夏桑菊

    温病是中医的一类病证称谓,指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温病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大头瘟、烂喉痧等。中医又说,温病已发,因气候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使长幼皆病,互相传染,即为瘟疫。可见瘟疫亦是温病范畴。此概念接近于西医学中的季节性流行病。与其他病症不同,其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危险性也较大。如现在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就属于中医温病范畴。

    面对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西医对于疫苗和新药的研究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可中医的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治法有优势,温病论治表明,瘟疫并不可怕,有方可鉴,有药能医,瘟疫当治。由于温病为感温热之邪,因此温病的治疗原则为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经方夏桑菊的配伍及功效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夏桑菊”源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江浙局部地区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旱之后疫疠流行期间,清代医家王升改桑菊饮为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药作为单一配方,疗效显著。此后“夏桑菊”在大小瘟疫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夏桑菊主要由夏枯草、桑叶和野菊花配伍而成。方中夏枯草为君药,性味苦、辛、寒,重在清肝火,散痰火郁结,降血压,熊果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桑叶、野菊花具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疗效,绿原酸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三味药都有清肝解毒、消炎退热、抗菌之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的药用靶向,相辅相成,共奏“清热祛邪、保津养阴”的功效。

    夏桑菊颗粒是风热感冒和温病常用的中成药,以现代制药工艺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其收载于部颁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标准第15册,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由于夏桑菊经方效果很好,所以现在生产夏桑菊产品的厂家众多。但由于选材及工艺问题,各种产品质量也不尽相同。四川蜀中药业集团生产的蜀中牌夏桑菊颗粒,选材地道、投料足、生产工艺成熟可靠、质量稳定、口感舒适,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子木)

更多中药材
  •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
  •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