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温和灸额中穴治额窦炎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额窦炎是指额窦黏膜细菌感染性的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临床上以急性多见,可单独发生,亦可与筛窦、上颌窦炎并存。头痛为其主要表现。呈晨起开始,近午最重,下午缓解的规律。有发热、鼻塞、流黏脓涕、嗅觉减退、眼胀眼痛和泪溢等症状。额窦前壁及下壁常有明显压痛,重者可见患者上睑红肿下垂,结膜充血。若伴有额骨骨髓炎或有颅内并发症形成时会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额窦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流脓涕、前额部胀感或隐痛。可并发慢性骨髓炎,甚至形成瘘管。X线摄片可明确诊。西医学对于额窦炎的治疗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特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大多反复发作、痛苦不堪。

    额窦炎中医学称之谓“鼻渊”、“脑漏”。其发生与患者素体虚弱,复感风寒、风热之邪伤肺致清肃失降,日久热生风瘀阻经脉,致阳明、太阳经移热于脑所致。属表证日久,表里同病,外寒里热之证。

    采用艾条温和灸额中穴治疗额窦炎效果不错,施术时令患者取舒适体位仰卧于治疗床上,在印堂、神庭、左右阳白四个穴连线十字交叉处取额中穴,术者右手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艾条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于额中穴处于顺时针方向、缓慢地由中心向外做旋转式温和灸30分钟,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向四周扩散为佳(也可以见患者额部微微汗出时停灸),灸毕令患者在诊室内避风休息30分钟后再离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在额中穴上的神庭穴,能宁神醒脑,善治头痛,头晕目眩,鼻渊,鼻鼽;在额中穴上的印堂穴,能宣肺通窍,醒脑开窍;左右分别是生气壮阳作用的阳白穴,在该处施以艾条温和回旋灸,能有效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逐瘀祛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促进炎症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不仅可使头痛等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还能使肿胀充血之黏膜皱缩,有利于通气和分泌物引流。疗效较优,且无副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治疗中笔者发现,虽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复查X线片仍可见鼻黏膜损伤,也就是说临床症状消失要比鼻黏膜修复早,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本法治疗一段时间,才能彻底治愈额窦炎。

更多中药材
  •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