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防范

    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用药过量或长期用药

    含有有毒物质(如乌头类、马钱子、雷公藤、杏仁、桃仁、蟾酥、蜈蚣、全蝎、朱砂、雄黄等)的中成药常因用量过大或持续用药过久造成中毒。据统计,在中成药毒副反应的病例中,由于超量用药引起中毒的约占85%以上,中毒死亡病例中约75%系超量所致。长期用药,由于药物在体内蓄积,造成慢性中毒,如含雷公藤制剂长期服用可致再生障碍贫血,久服含朱砂制剂及红升丹长期外用可导致汞中毒,长期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可导致砷中毒。

    个别药物长期服用还可引起依赖性。据报道,有人因慢性扁桃体炎口服牛黄解毒片(每日4片),连续服药1年后停药时,咽痛加重,咽、鼻窦起疱疹,全身不适,兴奋失眠,食欲降低,上腹烧灼感,大便秘结。再服牛黄解毒片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至今已连服30年,其中多次试图停药,均因出现上述症状而被迫服药。

    炮制不当及制剂质量问题

    中药的加工炮制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药物疗效,而且有些具有毒性和烈性的中药需要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才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如果炮制不当,则易引起中度,如乌头类药物煎煮时间过短,毒性成分不能有效地破坏,用之易引起中毒。朱砂需要不断加水研磨,才能得到红色正品的细粉,而采用机械化,使用球磨机研磨后,所得细粉发黑,说明有游离汞产生,属生产工艺不当,故有中毒反应的报道,如蜂蜜中含有雷公藤、博落回(三钱三)等,由于制剂工艺不合理或药物不纯,使用蜂蜜会引起中毒。曾有报道某厂生产的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致100例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红肿和寒战等异常反应,更换该厂生产的另一批号的同一产品,未再发生类似现象,显然与该批号药物的质量有关。

    中药品种存在混杂现象

    中药的同名现象严重,加之不同地区用药习惯不同以及以假充真等都容易造成不良反应。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医药界对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损害已有所重视,如历代本草所载“龙胆泻肝丸”中木通为无毒的木通科木通,近年报道出现不良反应的则是具有肾脏毒性的马兜铃科关木通。研究表明,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含有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刷状缘脱落、坏死,出现肾性糖尿和低分子蛋白尿,同时有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

    药物相互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西药联合应用和中西复合制剂的出现,药物配合不当,亦可引起不良反应。据报道,同时使用7~8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左右,而同时用药超过11种以上者则不良反应的发生数将会增加3倍。如含水合型鞣质的诃子、五倍子、地榆等不宜与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红霉素、利福平、氯丙嗪等西药联用,因联用后会加重肝脏的毒性,导致药源性肝病的发生。含甘草的某些制剂与阿司匹林同用,可导致和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含钙较高的石膏、牡蛎、珍珠等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合用,因钙离子为应激性离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与强心苷有协同作用,从而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

    过敏反应

    中药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多与个体差异或特异性体质有关。一般说来,妇女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婴幼儿的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对于中药的代谢功能不如成年人,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迟钝,代谢功能低下,分泌和排泄器官的功能减退,解毒和防毒功能较差,加之平时用药品种又较多,特别是当其处在病理状态或疲劳、营养不良时则不良反应更为明显。所以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况等个体差异均会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

    用药途径

    一般而言,中药注射液中药物分子质量相对较大,某些成分含有多种蛋白质成分而具有变态反应的基础,尤其是一些复方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并且受来源、产地、加工炮制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质量不稳定,从而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还有报道同一中药的不同剂型其临床反应不一,如双黄连制剂的各种口服剂和外用剂一般比较安全,很少有不良反应,而其水针及粉针制剂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药物纯度不够,含有杂质有关。

    防范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大力普及与宣传中药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提高全民对于合理用药的认识。

    严格控制毒性较大中药的使用,特别是要注意其用量的正确与合理。即使对于毒性较低的中药,也要避免长期服用,以免蓄积中毒。

    加强、规范中药市场的管理,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和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要求进行炮制。

    尽量减少中药注射剂型,能肌肉注射的尽量不使用静脉注射,避免增加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

    医生应根据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合理用药,并根据中药的药性,正确辨证配伍组方,不给病人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避免引起中药在体内的蓄积和身体对药物的依赖性。

    加强中药基础研究,提高医药工作者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更多中药材
  • 硬皮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在医学上对于这种病症的成因,目前还不明确,有些说法是因为遗传、环境污染或者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由于这种病症对于病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心里压力和身体上的折磨,所以在临床治疗上一直非常受到广大患者的关注,中医采用......
  • 很多人都可能有失眠这种现象,比如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轻微的噪音就会将我们惊醒,移动设备惊醒之后,想要再进入睡眠状态,就很困难,晚上睡觉的时间变得很短,并且睡觉的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比如睡觉的环境当中有轻微的噪声或者是有光线刺激。那么失眠之后究竟该......
  •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1、补脾益气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2、抗癌菱角还......
  • 金盏花的营养价值很高,其实,金桔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价值在柑桔果类中名列前茅,金盏花的维生素C都存于果皮中,果皮对眼睛的养护皆颇具功效,而且金盏花的果皮比果肉甜。是人们喜爱吃的果品。那么金盏花有什么功效?金盏花有什么作用呢......
  • 家中的老人常常说,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水熬得太少了,否则中药就会变成毒药。这时候在熬药的时候,添加多少水合适就非常关键了,如果添得水太少,就可能会把药熬少,如果添加的水太多,药汤太多,人们往往喝不完,这样就会影响到药效。那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