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煎中药要放多少水好呢?

    家中的老人常常说,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水熬得太少了,否则中药就会变成毒药。这时候在熬药的时候,添加多少水合适就非常关键了,如果添得水太少,就可能会把药熬少,如果添加的水太多,药汤太多,人们往往喝不完,这样就会影响到药效。那么,在煎中药的时候,放多少水比较合适呢?

    在熬煮中药之前,最好能够将药物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进行浸泡,并且加水量应该能够将药材浸没,最好能够高出大约三厘米是最好的。实践证明,在煎煮中药之前,浸泡药材的水温最好能够在四十摄氏度到五十摄氏度之间,这样能够令水分缓慢的深入药材组织之中,这样药材的结构就会变得疏松膨胀起来,能够更好的溶解,药材之中的有效成分也能够更好的煎出。

    煮中药加水一定要适量,一般药物在头一次煎煮的时候加水应该在300ml~500ml之间;第二次煎药加水则应该在250ml~300ml之间。如果是属于滋补类的药物,那么加水的时候应该适量的增加一些,第一次应该在700ml~1000ml之间,第二次则应该在400ml~600ml之间。不过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种的药物进行煎药,每次都应该将水煎煮到大约150ml的时候就可以了。

    煮中药放多少水,最好要根据药效来判断,这样才能够令中药发挥最大的价值。另外,在煎药的过程中,水质也是具有一定要求的。应该选择一些清澈没有杂质的水,例如泉水。井水以及自来水都是不错的选择。在煎药的过程中,时间的长短。煎药的水分多少等等都会影响药效,所以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如果你正准备熬中药,那么,不妨仔细的阅读小编推荐的文章,明白自己在熬药的时候,应该放入多少水,这样熬出来的药才会不多不少,药效刚刚好。如果不小心把药熬糊了,那么就不要再吃了,直接倒掉,重新熬药比较好。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刘某某,女,43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
  •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