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苓桂枣甘汤临证治验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以及《金匮要略·奔豚病》第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笔者应用本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探讨如下。

    病案1:尹某,男,41岁,初诊日期:2009年9月20日。高血压病5年余,经服降压药效果不显,且时有气上冲之症,经人介绍用中医一试。当时测BP150/110mmHg。刻下症见:口微干,晨起头昏沉,胸口凉,自觉有气上冲胸口,上冲时气短、胸憋,十几秒钟后消失,日2~3次。胃脘部时有胀满不适,偶呃逆,大便调,食纳可。舌红苔白厚腻,脉沉滑。

    患者苔白厚腻、脉沉,为水饮内停;晨起头昏沉、胸口凉、自觉有气上冲胸口、上冲时气短、胸憋,为水饮上冲之证,正合苓桂术甘汤的病机,《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患者胃脘部时有胀满不适、偶呃逆,正是心下(胃脘部)有水饮内停、胃气上逆所致。针对患者气短、胸憋之证,加一味杏仁,有茯苓杏仁甘草汤之意,因茯苓杏仁甘草汤亦治疗水饮所致的“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另外,患者口微干、舌红、脉滑为阳明里热之证,加用一味生石膏清解阳明之热。处方:苓桂术甘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生石膏: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6g,杏仁10g,生石膏30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当时认为,患者方证药吻合,应该会有明显疗效。

    结果:患者服完七服后,诉胃脘部胀满不适及呃逆消失,口干、晨起头昏沉等症较前减轻,但患者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未见明显好转。当时考虑患者虽然有一些症状改善,但其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主症没有好转,肯定是方证对应不准确,需要重新辨证。后来追问患者症状,患者诉除了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外,小腹部亦有胀满之不适感。这时笔者考虑到,患者小腹不适病位实为脐下,苓桂枣甘汤较之苓桂术甘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机,《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处方:苓桂枣甘汤加杏仁:茯苓40g,桂枝15g,大枣15枚,炙甘草6g,杏仁10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结果:患者又服完七服后,腹胀及矢气消失,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也明显好转。后以苓桂枣甘汤为主调理一月,气上冲胸等症完全消失,血压亦恢复正常。

    病案2:王某,男,29岁。初诊日期:2009年8月6日。患者口微干,大便偏稀,日一行,胃脘及小腹部怕凉,且小腹部胀满,重按有轻压痛,食纳可,小便调,舌红苔白微腻,脉沉细。当时考虑患者口微干、舌红为上热证,大便偏稀、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苔白微腻、脉沉细为下寒证,上热下寒,属于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之证,即六经的厥阴病。厥阴病属于半表半里,因为邪无出路,故不能采用汗吐下法,治以和解之法,又见腹部胀满,故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又治腹满。

    结果:患者服完七服后,诉口干消失,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变化不大,且患者自觉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有轻压痛,大便仍偏稀。笔者这次特别注意到了患者“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这不就是《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中之“脐下悸”吗?虽然患者没有“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之奔豚病,但患者之“自觉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亦是气上冲的表现,与苓桂枣甘汤的病机是一致的,故选用苓桂枣甘汤。处方:茯苓50g,桂枝18g,大枣20枚,炙甘草6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结果:患者又服完七服后,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以及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腹部轻压痛等症消失,大便调,病告痊愈。

    讨论:苓桂枣甘汤的条文简约,且与苓桂术甘汤相差不大,以致很多人对苓桂术甘汤关注较多,而对本方则有所忽略,其实二方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其别,具体如下:

    在病位方面,苓桂枣甘汤证亦是水饮内停,但其水饮部位偏于下焦,多在肚脐以下的小腹部,故条文曰“脐下有悸”;而苓桂术甘汤证的病位在中焦,故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以及“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等症。

    在药物组成方面,苓桂枣甘汤与苓桂术甘汤相比,虽只以大枣与白术之差,但于主治则大异其趣。苓桂枣甘汤中茯苓量用半斤,《本经》言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大量用,不仅能主胸胁逆气、惊邪恐悸,亦能散饮逐水、利小便,特别是重用则偏走于下,急泻下焦之水饮湿气。《神农本草经》曰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苓桂枣甘汤中重用大枣15枚,既能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又能治大惊悸,且大枣则还可腹挛急,故本方有明显的下腹部“按之则痛”。

    总之,苓桂枣甘汤主之水饮内停偏于下焦,如小腹部怕凉、胀满、大便稀溏,或腹部有压痛,同时伴有气从小腹或脐下上冲等症,有本方应用的机会。

更多中药材
  •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总人口的10%到30%的人患病,患者主要为20岁到40岁年龄组。打喷嚏、流涕、鼻堵、这是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过敏性鼻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小的伤害,对患者的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过敏性鼻炎是怎样形成......
  • 睡觉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在男性患者中更多见。虽然很多人堆打鼾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确实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不仅会影响别人,还可能危害自身的健康。那么打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要怎样才能缓解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经常打鼾是什么原......
  •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