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猪苓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猪苓汤处方

    猪苓、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二钱半。

    功能主治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呕,心烦不眠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猪苓汤处方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9克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猪苓汤组成

    猪苓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泽泻三钱(9克)、滑石三钱(9克)、阿胶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

    主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苔白,脉濡。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乙肝肝硬化腹水、颅脑损伤等病症。

    1.泌尿系感染:将15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猪苓汤,由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白花蛇舌草、黄柏组成)100例和对照组(口服三金片)50例。以症状、尿常规、尿培养变化评定疗效,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2两,天南星1两,皂角(炙)2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生)。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痰。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医林方》......
  • 处方川乌1个(炮去皮尖),草乌7个(炮去皮尖),川芎半两,石膏1两(煅),荆芥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点下。注意忌鲇鱼。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
  • 处方红升丹加珍珠散。功能主治收口。主疮疡。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处方南星4两,半夏4两。制法上为末,烂姜半斤研捣,锉半、星为丸,以楮叶裹缚却,于草中罨之,曲法候干,入去皮香附子4两为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经效济世方》......
  • 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