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妊娠剧吐诊疗技术

    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导致体液、电解质代谢紊乱,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中医称本病为“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制为“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孕后血聚养胎,胞宫内实,冲脉之气偏盛,冲气上逆,循经犯胃则引起恶心呕吐。

    1.脾胃虚弱: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冲脉隶于阳阴,若胃气素虚,胃失和降,冲气挟胃气上逆,而致恶心呕吐。

    2.肝胃不和:平素性抑郁,或孕后情志不遂,恚怒伤肝,肝郁化热,孕后血聚养胎,肝血更虚,肝火愈旺,且冲气偏盛,冲气夹肝火上逆犯胃,致胃失和降,发为恶阻。

    3.气阴两亏:反复剧吐,甚则饮食难进,导致阴液亏损,精气耗散,正气受损。

    二、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

    [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清水、清涎或饮食物,甚或食入即吐;头晕体倦,脘腹胀闷;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若脾虚夹痰湿,症见胸闷泛恶、呕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濡滑,原方加全瓜蒌、苏叶,橘红易陈皮;若呕吐伤阴,症见口渴咽干、便秘,去木香、砂仁、茯苓,加玉竹、石斛、麦冬、胡麻仁。

    2.肝胃不和

    [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口干口苦,头胀而晕,胸胁胀满,嗳气叹息;舌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橘皮竹茹汤。

    若乳房胀痛者,加郁金;便秘者,加胡麻仁。

    3.气阴两亏

    [证候]妊娠早期,呕吐剧烈,甚至呕吐咖啡色或血性分泌物;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肌肤不润,目眶下陷,或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舌红无津,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滑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

    若呕吐血样物者,加藕节、乌贼骨、白及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若呕吐严重伤胎,出现腰酸腹痛,加桑寄生、川断、杜仲固肾安胎;少量阴道出血者,加苎麻根、阿胶以止血安胎。

    三、中成药

    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9克,每日2~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证。

    二陈丸:每次6~9克,每日两次,口服。用于脾虚痰湿阻滞证。

    生脉饮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2~3次,口服。用于气阴两亏证。

    左金丸:每次1.5克,每日3~4次,口服。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四、经验方

    1.调肝生津止呕汤

    [药物组成]紫苏梗10克,炒条芩5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乌梅10克,川连3克,淡竹茹6克。

    [适应证]肝热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剂药分5~6次服,每日一剂。

    2.培土止呕方

    [药物组成]党参12克,白术9克,清半夏9克,陈皮10克,藿香9克,茯苓6克,苏梗9克,枇杷叶6克,竹茹6克,黄芩4.5克,甘草6克,砂仁(后下)4.5克。

    [适应证]脾胃虚弱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生姜汁20滴,加入已煎就之药液中。每剂药两煎相混,不拘时少量频服,12小时尽剂。如药后恶心欲吐,可含嚼生姜少许。

    3.枇杷叶茶

    [药物组成]生枇杷叶(去净毛)15克,伏龙肝30克。

    [适应证]肝热所致恶阻。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后代茶频呷。

    五、适宜技术

    1.敷脐法

    (1)丁香15克,半夏20克,共研细末,以生姜30克煎浓汁,入药末调成糊状,取适量敷脐。

    (2)生姜6克烘干,以水调成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

    2.蒸气疗法

    取香菜一把,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入大壶内,以茶壶口对准病人鼻孔,令闻吸其气。一般用药后病人顿觉舒适,不再呕逆,之后即可试吃少量易于消化的食物。

    3.针灸疗法

    (1)轻刺激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等。脾胃虚弱加三阴交、阴陵泉;肝胃不和加太冲、内庭。每日一次,每次留针15~20分钟,5~10次为一个疗程。

    (2)耳针:选脾、胃、肝、神门、屏间穴,埋针。

    (3)艾灸:用艾条灸间使穴,每次15分钟,用于妊娠食入即吐者。

    4.点刺放血法

    大椎、中脘、期门、三焦俞、胃俞,每次取3~4个穴位,用三棱针在穴位处点刺放血如珠,其中,中脘穴针后拔罐10分钟,三焦俞用毫针刺,平补平泻。每3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

    5.火罐治疗法

    服药前或进餐前中脘穴拔火罐,每次20分钟。

    6.推拿疗法

    按揉中脘、内关、脾俞、胃俞,用以止呕。

    7.刮痧治疗

    取背部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务使被刮处呈红色反应,每日一次。

    8.饮食疗法

    (1)生姜砂仁蒸鲫鱼:取鲜鲫鱼一条,去鳞清脏洗净,用适量油盐及生姜丝20克、砂仁末3克拌匀纳入腹中,蒸熟后服用。每日一次,3~4次显效。

    (2)生姜调服:生姜为止吐圣药,可取生姜鲜汁10~20滴,和药兑服;也可进食前或后口含生姜一片,可有效减轻呕吐。D2

更多中药材
  • 烧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吃多了油腻辛辣,比如火锅或者撸串会觉得心口中火辣辣的烧。那么问题来了,烧心烧的真的是心吗?其实并不是,烧心烧的并不是心脏,也不是胃,而是心脏后面的食管被胃酸烧了。胃本身就是产生胃酸的器官,有保护粘膜,可以耐受胃酸,但食管......
  •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耵聍分为干耳屎和湿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橙黄色薄片状称为干耳屎。有的耵聍状如粘稠的油脂,称为湿耳屎,俗称油耳。干和湿并无好坏之分,均为生理现象,如果你是油耳可能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一、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有油耳,......
  • 一、你用的是热水还是凉水?有人习惯在滚烫的热水中投入几粒枸杞,殊不知滚烫的热水会把枸杞的营养成分破坏掉。也有人习惯用凉水泡枸杞,不过凉水泡枸杞是没有效果的。泡枸杞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65度至80度之间,冲泡的时间应达到30分钟。二、完了枸杞该......
  • 有一种说法,女性在例假期间不能吃芒果,因为芒果有一定的止泻作用。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众所周知,女性例假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儿,芒果中并不含有影响子宫内膜的成分,所以不会对例假有明显影响。对于经期女性可以适当食用芒果,但要注意芒果属......
  • 很多人怕冷,手脚冰凉,在中医体质学说上称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就是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年轻人更多一些。艾灸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