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自拟敷脐散治小儿腹泻

    赵民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腹泻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发病较多,尤以两岁以下婴幼儿多见。

    婴幼儿脏腑娇嫩,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风寒外袭,脾胃健运失司,升清泌浊失职,故发为泄泻。此属脾胃虚寒之腹泻,平时应慎食生冷及油腻食物,并注意保暖。笔者自拟温中止泻敷脐散治疗该病,效果良好。

    处方:吴茱萸12克,肉桂12克,丁香6克,黑胡椒6克,木香6克,炒苍术6克,车前子9克,五倍子9克。

    将上述中药入锅,用小火炒去水分(不可大火或长时间炒),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适应症: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症见腹痛,便溏,不思饮食,神疲。对有脱水者,应在补液的同时用此方法。

    使用方法:先将患儿的脐部擦洗干净;再取适量敷脐散,用陈醋调和成糊状置入脐窝内,最后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药一次,一般3日内即可痊愈。

    方解:吴茱萸、丁香和黑胡椒温中散寒止痛,肉桂通脉温补,木香行气和胃,苍术健脾燥湿,车前子渗湿止泻,五倍子和醋收敛固涩,诸药共奏温中健脾、散寒止泻之功。脐窝是任脉之神阙穴,主治胃肠之寒证。药证相符,药穴相映,使中焦得温,气机升降正常,脾胃健运,泄泻自止。

    典型病例:马某,女,2.5岁。4天前开始腹泻,初稀便每天3次,后大便次数增加。就诊前天有奶酪样便十多次,时而哭闹。诊时患儿肠鸣,神疲,四肢凉,呕恶不欲食,渴不欲饮,尿少,舌苔薄腻,脉弱无力,指纹淡红。诊为脾胃虚寒泄泻证。在应用口服补液盐的同时,采用上述温中止泻敷脐散进行治疗。24小时后腹泻次数减少到3次,60小时后泻止而愈。

更多中药材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