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流脑中医诊疗技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在冬春季节流行,目前以散发为多。本病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小于1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6~12月,暴发型病死率高。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春温”、“风温”范畴。

    病因病机

    温疫时邪侵入人体,首犯肺卫,速传入里,则表里俱热,卫气同病。疫邪化火侵入营分,伤及心肝则见壮热、烦躁、神昏、抽搐;入血动血则见皮肤瘀斑、鼻衄吐血、阴血暗耗。少数患儿起病急暴,疫邪直迫营血,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则神昏、抽搐;或由于邪毒炽盛,壅塞三焦,可表现为热深厥深的闭证;若正气不支,阳气暴脱,可见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脱证。

    辨证论治

    1.卫气同病证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恶心呕吐,口渴烦躁,或嗜睡,精神不振,或见皮肤瘀点。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表达邪。

    [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薄荷、芦根、桔梗、竹叶、生石膏、知母、甘草。

    若头痛剧烈者,加菊花、钩藤、白芷疏风清热,平肝潜阳;呕吐频繁者,加玉枢丹冲服芳香避秽,降逆和胃;嗜睡者,加郁金、菖蒲开窍醒神;瘀斑明显者,加赤芍药、牡丹皮、生地黄凉血散瘀。

    2.气营两燔证

    [证候]壮热神昏,头痛剧烈,颈项强直,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口渴唇干;或烦躁谵妄,前囟凸起,四肢抽搐,皮肤瘀斑明显,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气凉营,泄热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主要药物:生石膏、知母、甘草、黄连、黄芩、栀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连翘、玄参、桔梗。

    抽搐频繁者,加钩藤、地龙、全蝎、石决明平肝息风;神昏者,加菖蒲、郁金、连翘,或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心开窍;皮肤瘀斑、鼻衄出血者,加赤芍、紫草、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

    3.毒邪内闭证

    [证候]病势急暴,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神昏谵语,抽搐频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面红气粗,喉间痰鸣,皮肤瘀斑紫暗。舌红绛,苔黄干,脉弦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开窍息风。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羚角钩藤汤。主要药物:生石膏、知母、甘草、黄连、黄芩、栀子、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连翘、玄参、桔梗。

    若喉中痰鸣较盛者,加鲜竹沥、天竹黄清热涤痰;抽搐不止者,加全蝎、蜈蚣、僵蚕息风止痉;昏迷者加至宝丹或紫雪丹醒神开窍;便秘者加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火。

    4.正虚外脱证

    [证候]高热骤降,体温上升,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神志模糊,精神委靡,呼吸微弱,口鼻气凉,紫斑成片,皮肤花纹,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

    若皮肤发花,紫斑成片,唇甲青紫者,加丹参、红花、当归活血化瘀;神志模糊者,加菖蒲、郁金开窍宁神。

    5.气阴两虚证

    [证候]身热已退,或低热起伏,或夜热早凉,神疲气弱,肌肉酸痛,甚则肢体筋脉拘急,心烦易怒,口干舌燥,纳少,易出汗。舌红少津,或剥脱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方药]生脉散合大补阴丸。主要药物: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龟板、知母、黄柏。

    若低热不退,加地骨皮、青蒿、鳖甲加强退虚热之功;汗多者,加黄芪、牡蛎益气敛阴,固涩止汗;肌肉酸痛,筋脉拘急者,加鸡血藤、丝瓜络、木瓜舒经活络。

    经验方

    1.江育仁经验方

    [药物组成]猪牙皂、细辛各17.5克,土朱砂、雄黄各12.5克,木香、桔梗、贯众、防风、法半夏、甘草各10克,藿香、陈皮、薄荷各15克,枯矾5克,共研细末。

    [功效]清热解毒,开窍息风。

    [适应证]流脑头痛、呕吐、昏迷者。

    [用法用量]10~15岁5~10克,5~9岁2.5~5克,2~4岁2.5克。每日两次,姜汤冲服。

    2.施今墨经验方

    [药物组成]龙胆草2.5克,白僵蚕5克,酒地龙5克,干蝎尾3克,全蜈蚣1条,双钩藤6克,西洋参2克(另炖兑服),首乌藤10克,白蒺藜10克,黄菊花6克,酒杭芍10克,大生地黄6克,青连翘6克,炙甘草2.5克,鲜生地黄6克。

    [功效]清热镇惊通窍。

    [适应证]气营两燔证。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化斑汤

    [药物组成]石膏30克,知母12克,玄参、甘草各9克,犀角(水牛角代)6克,粳米15克。

    [功效]清气凉营,泄热解毒。

    [适应证]本病气营两燔证。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适宜技术

    1.吹鼻法

    麝香0.3克,梅片30克,明矾60克,三药共研细末,蘸药末用鼻吸微量或吹入鼻腔中。每日数次,病愈停止使用。用于流脑头痛、呕吐、昏迷者。注意勿阻塞鼻腔,引起呼吸道不畅通。过敏患儿不宜使用。

    2.针灸法

    高热者取穴大椎、合谷、曲池等;呕吐取内关、气海、足三里;躁动不安取内关、大椎、神门、十宣等;呼吸衰竭取水沟、会阴,灸关元;昏迷取水沟、涌泉、十宣、太冲等。

    3.外敷法

    方法一:水蛭虫30~60克。焙干研末水调敷后发际至第二颈椎上,切忌入口。

    方法二:吴茱萸10~15克,白酒适量。吴茱萸研末,用白酒调成软膏状,敷于手足心并用布包扎好,敷1~2小时取下。

    方法三:石膏5~10克。研粉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儿头部。

更多中药材
  • 那么中医上来讲呢,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眩晕耳鸣,腰膝的酸疼,目昏不明,视力减退,而且还可以补阳。那么从西方医学角度来讲呢,它能够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疲劳。所有这些东西呢,都是有报告来做支持的,不是我胡......
  • 针对这两种类型,中医上有四种证型四个方子来干预。盗汗呢,往往是阴虚火旺导致,这种人往往烦躁少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一睡着就爱出汗,五心烦热,整天烦躁不安,我们用当归 六黄汤 来治疗。另外一种呢,是心血不足型的盗汗,这种人心悸少眠,睡则......
  • 脑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怀着二者兼而有之,就会出现脑淤血,脑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医院,时间长都过去了。那么剩下脑梗死,脑出血,中医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