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芭蕉子

    《中药大辞典》:芭蕉子拼音注音Bā Jiāo Zǐ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种子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

    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注意

    子生食发冷病。

    功能主治

    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芭蕉子拼音注音Bā Jiāo Zǐ英文名Seed of Japanese Banana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a basjoo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熟时采收,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多地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可能有野生。

    原形态

    芭蕉,多年生丛生草本,高2.5-4m。叶柄粗壮,长达30cm;叶片长圆形,长2-3m,宽25-30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花序顶和,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10-16朵,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cm,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先端具小尖头。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cm,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黟 以,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mm。花期8-9月。

    归经

    肺;心;肾经

    性味

    《食疗本草》:“子生食大寒;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性寒。”

    注意

    《食疗本草》:“子生食发冷病。”

    功能主治

    止渴润肺;通血脉;填骨髓。主《食疗本草》:“(生食)止渴润肺,(蒸熟取仁)通血脉,填骨髓。”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或蒸熟取仁,适量。

    各家论述

    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根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性味《福建中草药》:“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杀虫。治风湿痹痛,蛔虫、寸白虫、姜片虫病。《福建中草药》:“杀虫收涩......
  • 《中药大辞典》:白石榴花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Hu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5~6月花盛开时,摘下晒干。生境分布产四川。原形态①白石榴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小枝圆形或有微棱,枝端呈刺状,光......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脂拼音注音Bái Shí Zhī来源矿物硅酸盐的白陶土(Kaolin),与赤石脂类同,惟色白或带淡红、淡黄色。成分在比例上稍与赤石脂相异。一般认为以色白细腻粘舌无泥土、砂石等杂质为佳。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为涩肠止......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主治凉血解毒。用于无名肿毒。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用菜油调匀......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英拼音注音Bái Shí Yīnɡ来源为一种块状的二氧化硅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性状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带黄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