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综合疗法治斑秃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油风”是一种头部毛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是脱发区感觉正常,无自觉症状。其俗名为“鬼剃头”,相当于西医的斑秃。《外科正宗·油风》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光亮,痒如虫行,此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现将笔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愈该病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王某,女,35岁,2009年10月发现头部左侧有一处直径约3cm的头发脱落区,头顶有一处如硬币大小的头发脱落区。平素失眠多梦,时有头痛,舌质紫暗,苔薄,脉弦细。询问病史得知,其丈夫是长途司机,经常奔波在外,其生性胆小,担心丈夫的安全之余,夜间独自在家时尤惧“鬼神”之物,惶惶不可终日。脉证合参,辨证属肝郁化火,阴血亏虚兼气滞血瘀而脱发,治以疏肝解郁,活血通络,养血生发。予川芎15克,何首乌15克,薏苡仁20克,桑葚30克,黄精15克,川楝子15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酸枣仁15克,夜交藤10克。水煎服,日1剂。同时外用生姜涂搽脱发部位,每天数次,并用梅花针扣刺局部至皮肤微微出血为止。用此法调理半月余,脱发区有白色毛发生长。2个月后,脱发区头发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生性胆小,情志不舒而化火,损耗阴血,血热生风,风热上窜巅顶;患者舌质紫暗,为郁久致瘀之象,气郁日久,血瘀阻络,致毛发失于阴血濡养而突然脱落。本方川楝子、香橼、佛手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何首乌、桑葚、黄精补益精血生发乌发;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赤芍、丹皮活血通络;夜交藤、酸枣仁安神定志;川芎活血行气止痛。外用生姜涂搽局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畅通;梅花针扣刺局部可直达血分,舒经活络。诸法合用,使肝郁得疏,气血充盛,脉络通畅,则毛发自生。

更多中药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