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标本兼顾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最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肾阳虚型 患部湿冷或浮肿,浮肿以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冷痛,四肢酸软不用,面色苍白或黧黑,精神萎靡,头目眩晕,畏寒,小便清长或遗尿,或尿少,或久泻不止,舌体胖或边有齿痕,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由于肾阳亏虚,阴寒内生,寒邪凝滞,血行不畅,血脉瘀阻,使筋骨既失肾阳之温煦,又失血脉之濡养而致痿痹。治疗当温补肾阳,强壮筋骨,常用附子、肉桂、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枸杞、鹿茸、鹿角胶、补骨脂、冬虫夏草、蛤蚧、菟丝子、肉苁蓉、益智仁、胡桃肉、杜仲、续断、五加皮等。亦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十补丸加减。

    肾阴虚型 患部灼痛,关节僵硬,腰膝酸软,足跟疼痛,视物昏花,爪甲枯脆,眩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虚烦不寐,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骨髓生长不充,筋骨失养所致,当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常用熟地黄、生地黄、枸杞、龟板胶、鹿角胶、山茱萸、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桑椹子、黑芝麻、桑寄生、杜仲、续断、怀牛膝等。亦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虎潜丸等方加减。

    赵文海认为对骨质疏松症亦可选用针灸、推拿方法,从肝、脾、肾经着手,通过手法激发和引导经络系统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气血功能,使体内正气旺盛,免疫力增加。治疗时需注重阴阳经的选择,腧穴功能的阴阳搭配以及补泻手法的有机配合。

    赵文海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强调“预防为主”、“未病早防”及“既病早治”的“治未病”思想。一是强调运动与抗衰老的辨证关系,提倡通过运动调节体内气血功能,使血脉疏通,防治骨质疏松症。二是提倡食物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症,注意饮食调配,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瘦肉、家禽肉和鱼虾等,日常以天然食物为最佳,选用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及蔬菜,如牛奶、萝卜、豆浆、海米、花生、豆类、虾皮、苋菜、荠菜、卷心菜、甘蓝等含钙较高的食品。戒烟戒酒,少喝含咖啡因类饮料,减少食盐摄入,以保存体内钙质,同时注意补充镁和锰。老年人如发现骨质疏松症,一定及早控制治疗,可使用中药补肾,滋阴壮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或二磷酸盐、降钙素、氟化钠等药物。三是多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新鲜空气和阳光的照射等。(刘良军 于栋 闻辉 赵长伟 蔡军 谭贺 刘钟华)

更多中药材
  •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
  • 这位朋友其实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裂纹舌淡有脾虚的一个现象,裂纹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啊,就是脾虚湿盛所导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运化体内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和气血就不能濡养我们的舌体,同时体虚会导致体内形成湿气,这个湿气又上犯......
  • 在中药当中呢,有一个很著名的方子叫左归丸啊,使用很普遍,被称为加强版的六味地黄丸,它呢出自于明代的景岳全书,由熟地,山萸肉,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等这些药物组成,主要的功效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啊,用于治疗真阴肾水不足而出现的体虚发热,自汗盗......
  • 关于前列腺的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名称,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大,前列腺增生,那么他们到底说的是不是一回事儿?来梳理一下,前列腺肥大和前列增大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啊,是说前列腺体积的变大,那么通过B超或者CT的检查就能发现,......
  • 每一种药,都有自己的偏性,有它的寒热温凉,我们用这种偏性啊来纠正身体的偏性,但如果盲目长期的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其实要想健康只需要记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