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产后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称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产后两小时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的预后因失血的多少、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有差异,如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产妇生命。

    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属于中医的“产后血晕”范畴。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原因可共存、互为因果或相互影响。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导致血晕的病因病机,有虚、实两证。虚者属阴血晕亡,心神失守;实者为瘀血上攻,扰乱心神。

    1.血虚气脱:产妇素体气血虚弱,产时失血过多,以致营阴不夺,气失依附,致血晕。

    2.瘀阻气闭:产后胞脉空虚,感受风寒、寒邪乘虚而入胞中,寒凝瘀滞,气血运行失度,扰乱心神,而致血晕。

    辨证治疗

    1.血虚气脱

    [证候]产时产后流血过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烦闷,甚昏不知人,冷汗淋漓,眼闭口开,手撒肢冷。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治法方药]益气固脱。方用参附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阴道下血不止,加姜炭、黑芥穗;若病人神识昏迷,难以口服药物,可行鼻饲。

    2.瘀阻气闭

    [证候]产妇分娩后,恶露不下或量少,少腹阵痛拒按,突然头晕眼花,甚至心下急满,气粗喘促,神昏口噤,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唇舌紫黯,脉涩。

    [治法方药]行血逐瘀。方用夺命散加减。主要药物:没药、血竭末、当归、川芎。

    适宜技术

    1.针灸疗法

    (1)针人中、眉心、涌泉。虚者灸百会、隐白。可用于治疗产后血崩,昏迷不醒。

    (2)针刺至阴穴0.1~0.2寸,由中等刺激逐渐加强刺激,留针5~10分钟。

    (3)在宫口开大6厘米以上时,针刺双侧合谷穴,直刺0.5~1寸,捻转得气后,每隔20~30分钟行针一次,强度逐渐加大,留针至胎盘娩出。据报道本法能加速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在不使用药物引产、手术侧切、胎头吸引、人工破膜的情况下接诊分娩161例,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加用上术针刺疗法,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结果针刺组的78例中,产后出血量少于150毫升的为76例,多于150毫升的为两例;对照组的83例中,产后出血量少于150毫升的为69例,产后出血量多于150毫升的为14例。由此可见,针刺双侧合谷穴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

    (4)取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穴,出血加隐白、大敦;心悸怔忡加神门、郄门。上穴针刺用补法,并灸。

    2.外治法

    (1)将铁器烧红淬醋中,以熏其鼻孔,促其苏醒。

    (2)醋韭煎:韭菜切细纳入瓶中,注热醋,以瓶口对产妇鼻孔(《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门·产后血晕方论》)。

    产后血崩,气随血脱,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往往服药不及。不论虚实,首应采取急救措施,可因时因地制宜选用上法。

    3.国家推广技术

    产后出血简易防治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提供)。

    (1)按摩产妇乳头预防产后出血:事先教会产妇家属,在胎儿娩出后,用双手捻动产妇乳头,捻动乳头能刺激内源性催产素释放,促进子宫收缩,方法简便,不用花钱,能使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1/2。

    (2)经脐静脉向胎盘端注射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将缩宫素10~20U稀释于20毫升0.9%氯化钠溶液中,于胎儿娩出后经脐静脉注入。药物达胎盘附着部,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能使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25%。

    (3)经阴道或直肠给卡前列甲酯栓防治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后,由助手将卡前列甲酯栓一毫克,送入阴道前壁下1/3处,用手指按压两分钟使药栓全部溶解;直肠给药组,以相同剂量经肛门置入直肠内。卡前列甲酯栓是国产前列腺素,有比缩宫素更强的缩宫作用,能使第三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能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1%。

    预防和调护

    (1)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妊娠期间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疾病及时治疗,或住院待产,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

    (2)正确处理好分娩3个产程,防止滞产,勿过早揉捏子宫或牵拉脐带。有产后出血倾向者,在胎盘娩出后,应常规给予宫缩剂,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有无残留。

    (3)手术切口和软产道裂伤,应即按解剖层次缝合和修补。

    (4)分娩后在产房或手术室观察两小时,仔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送回病房仍须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及宫缩情况。定期轻揉子宫,推出宫腔积血。鼓励产妇早解小便。(摘自《妇产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更多中药材
  •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