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技术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与间质性炎症。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随着病毒学的深入发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已在小儿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病因病机

    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尤以心肺气阴两虚为主。温热毒邪侵袭是本病的外在因素。此外,发病也与饮食、疲劳、精神等因素有关。

    小儿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温热毒邪外侵,内舍心脉,气滞血瘀,胸阳痹阻而发为本病。病邪深陷,正气不支,心气衰弱,心阳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脉细无力。温邪易耗气伤阴,病初即可见气阴两虚之证。病久阴损及阳,则出现心阳虚衰甚至心阳欲脱之危证。血虚气弱,血运无力,导致心络瘀滞不通而出现胸痛如刺,心慌,胸闷,脉涩而结代。

    辨证论治

    1.邪毒侵心证

    [证候]发热或低热不退,心悸气短,胸闷而痛,咳嗽流涕或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宁心。

    [方药]银翘散。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桔梗、甘草、芦根。加用莲子心、酸枣仁以清热宁心安神;咽痛或红肿较甚者,加山豆根、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伴腹痛腹泻者,加葛根、黄连、黄芩以清热利湿;胸闷者,加瓜蒌、郁金以行气宽胸。

    2.痰瘀阻络证

    [证候]胸闷而痛,心悸不宁,喘息咳嗽,痰黏色白,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濡。[治法]通阳祛痰,行气活血。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药物:瓜蒌、薤白、半夏。可加郁金、石菖蒲、丹参、陈皮、白蔻仁以共奏通阳豁痰、温中理气之功效。若咳痰色黄,舌苔黄腻者,加竹茹、胆南星、苦参以清热化痰;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梗、佩兰以化湿和胃。

    3.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舌淡红或少津,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主要药物:炙甘草、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大枣、五味子。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功效;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功。心悸不安者,加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自汗盗汗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以益气敛阴止汗;便秘加瓜蒌仁、柏子仁、桑椹以滋阴润肠;口渴加芦根、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4.心阳虚衰证

    [证候]面色白,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肢肿者加猪苓、汉防己以利水消肿;若面色唇舌青紫、右胁瘀块明显者,加当归、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以助血运。

    5.心血瘀阻证

    [证候]胸痛如针,心慌胸闷,面唇晦暗,舌紫或见瘀斑,脉涩而结代。

    [治法]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上方有活血行气、养心安神之功。胸闷、胸痛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睡眠不宁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养心安神。

    经验方

    1.陆芷青教授验方——清心生脉饮

    [药物组成]川黄连2克,党参6克,麦冬9克,丹参6克,沙参9克,玄参9克,五味子3克,郁金6克,降香6克,瓜蒌皮9克,薤白6克,苦参3克。

    [功效]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清心定悸。

    [适应证]病毒性心肌炎。

    2.何世英经验方

    [药物组成]炙甘草6克,党参9克,茯苓9克,熟地黄9克,远志4.7克,炙黄芪9克,柏子仁9克,桂枝4.7克,生姜3克,朱麦冬9克,大枣五枚,生龙齿15.6克。

    [功效]温心阳,安心神。

    [适应证]本病心阳不足证。

    3.益心抑毒汤

    [药物组成]黄芪12克,党参6克,麦冬9克,五味子3克,金银花12克,连翘6克,黄连3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清心解毒。

    [适应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4.王雪峰经验方——柴琥清心饮

    [药物组成]柴胡20克,黄芩15克,人参12.5克,半夏15克,炙甘草7.5克,瓜蒌15克,连翘15克,琥珀5克。

    [功效]益气养阴,和解少阳。

    [适应证]病毒性心肌炎之少阳三焦枢机不利证。

    5.周次清经验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水牛角6克,黄连6克,黄芩9克,麦冬9克,竹叶心6克,丹参15克,生地黄15克,玄参12克,白芍12克,阿胶9克。

    [功效]清热解毒,养心复脉。

    [适应证]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

    适宜技术

    1.针灸疗法

    (1)体针:常用穴取内关、列缺、合谷、心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等。上述穴位交替适用,平补平泻,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适用于配合较好的学龄儿童,脉结代不齐者。

    (2)耳针:主穴取心、肝、肾。配穴取脾、胃、小肠、神门、交感。主穴用电针,配穴用王不留行子粘布上帖压,每日针刺一次,按压6次,两耳交替,10日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日。

    2.推拿疗法

    按心俞、揉内关、鱼际、迎香,清补心经,清补脾经,掐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

    3.中成药

    (1)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每服10毫升,每日2~3次。适用于气阴两伤,心悸气短,脉微虚汗等。

    (2)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每次1~2片,每日2~3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而致心悸胸闷、胸痛如针刺等症。

    (摘自《儿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
  •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
  • 她平时的一些临床表现,整个人体质偏于消瘦,但是体力没有什么问题,脖子这一块,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就是感觉消化功能不好,总感觉胃部胀满不舒服,不爱消化,稍微吃点凉东西,有可能就造成胃脘部的一个疼痛,甚至有一些打嗝,嗳气的这种表现。平时大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