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镇肝熄风汤处方

    怀牛膝30克 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版(捣碎)15克 生杭芍15克 玄参1.5克 天冬15克 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功能主治

    治内中风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头目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疼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其脉弦长有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星6克,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24克,净萸肉1.5克,大便不实者,去龟版、赭石,加赤石脂30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轧细)各一两(30克) ,生龙骨(捣碎)、生牡蛎(捣碎)、生龟甲(捣碎)、生杭芍、玄参、天冬五钱各(15克),川楝子(捣碎)、生麦芽、茵陈各二钱(6克),甘草一钱半(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治

    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脑血管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帕金森病、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顽固性失眠、肾炎、舞蹈病、面肌痉挛、哮喘等病症。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类中风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的常用方,以头目眩晕,脑中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意外等属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者。

    3.围绝经期综合征:镇肝熄风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30例,对照组20例口服利维爱,30日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组显效16例(主症潮热汗出消失或基本不发作;其他症状如头晕耳鸣、心烦易怒、腰膝酸痛、失眠、心悸等有1~2项改善);有效11例(主症潮热汗出发作次数减少1/3~2/3,伴其他症状1~2项改善);无效3例(眼药1个疗程以上各症均无改善);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中药材》2003年第3期)

    4.帕金森病:镇肝熄风汤联合多巴丝进对帕金森病患者增加疗效及减轻毒副作用的干预效应,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Ⅰ、Ⅱ、Ⅲ)评分、UPDRSⅣ毒副作用积分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PDRSⅠ、Ⅱ、Ⅲ评分、UPDRSⅣ毒副作用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2012年第11期)

    5.小儿抽动症:镇肝熄风汤加减口服,每周服药3~5剂,4周为1个疗程,辅以心理疏导及生活指导治疗小儿多发性抽搐症30例;结果:临床控制9例(抽动发作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效12例(抽动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及复杂程度均明显好转),有效6例(抽动症状有所减轻),无效3例(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90%。(《陕西中医》2014年第3期)

    6.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纳入8项合格研究。共计71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存在较高的方法学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镇肝熄风汤可部分提高降压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小样本、异质性和高偏倚风险的原始研究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有必要开展样本量充足、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第6期)

    7.急性脑出血:脑出血60例,对照组30熨给予吸氧,戴冰帽,甘露醇脱水,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另给予抗感染,生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口服或鼻饲镇肝熄风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0%。(《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第3期)

    方解

    本方证是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所致。阴虚阳亢,风阳上扰,故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此为类中风的先兆症状。若肝阳上升太过,气血逆乱,遂致卒中。轻者中经络,则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重者中脏腑,则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征。治宜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方中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兼滋养肝肾,为君药。代赭石重镇沉降,镇肝降逆,与牛膝相配,引气血下行;生龙骨、生牡蛎潜阳降逆,既可潜降上亢之肝阳,又可平镇上逆之气血;共为臣药。

    生龟甲、玄参、天冬、杭白芍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使阴液充足,以制阳亢;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用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泻肝阳,条达肝气,使肝气疏达,而肝阳自平,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与生麦芽合用,又能养胃和中,以防金石药碍胃,为使药。诸药合用,以镇肝息风为主,又能滋阴潜阳,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

    现代研究

    据临床报道,本方还可用于治疗面肌痉挛、小儿梦游症、早泄、皮肤瘙痒症、贲门失弛缓症、假性延髓麻痹症等。

    方歌

    镇肝息风十二般,赭石龙骨牡蛎板,玄参天冬牛膝芍,蒿麦川楝甘草缓。

    摘录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1两5钱,川芎1两,杜仲1两,甘草5钱,香附5钱,阿胶5钱(溶化入),熟艾5钱。功能主治大补气血,行气止痛。主妇人怀孕,或从高坠下,致伤胎气,腹痛见血;或举重用力,便有筑磕伤胎之患,以致胎动下血不止,或胎死腹中。用法用量水煎成入胶,......
  • 处方益母草2两,砂仁2钱,陈皮1钱,益智仁3钱(去皮),当归4钱(弱者多用),大枳壳1两,甘草6分,白芍药4钱。功能主治胎前误食热毒之物,伤胎不顺,妇人九个月胎,欲产期忽然肚痛,先行其水,儿不降生者。用法用量《女科旨要》有柴胡二钱、苏叶五钱......
  • 处方光明砂1两(研细,水飞过),腻粉1分,金箔40片,牛黄1分,龙脑1分,麝1分,水银1两(煮枣肉研令星尽)。制法上为末,入水银重研令匀,用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天钓,四肢抽掣,眼目戴上,精神恍惚,皮肤干燥,身体似火,夜卧不安,......
  • 《兰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处方生寒水石、大黄(火煨)、黄柏(油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火烧,或热油烙,及脱肌肉者。用法用量用油调涂,或干用此药涂之。其痛立止。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兰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别名保生救苦丹处方生寒......
  •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生散处方紫河车1具(焙,为末),龟版(酥炙)5钱(一方有鹿茸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证气血俱虚,灰白色,不灌脓回浆者。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钱,气虚者,保元汤送下;血虚,芎、归、紫草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