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寒水石散

    《外台秘要》卷四引《深师方》: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37.5克 白石脂37.5克 栝楼37.5克 菟丝子22克(酒渍)知母22克 桂心22克

    制法

    上六味,捣筛。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治饮酒过多,致患肉疸,饮少,小便多,白如泔色。

    用法用量

    用麦粥送服15克,一日三次。五日知。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深师方》《普济方》卷四○六: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1两,石膏1两,黄连1两,黄柏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丹毒游走不定,焮热,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

    水调刷患处。

    摘录《普济方》卷四○六《圣济总录》卷一八○: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1分(烧通赤地上,碗合1宿,出火毒),白矾(熬令汁枯)1分,铅白霜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掺口疮上,食后临卧用。以愈为度,咽津无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外科理例·附方》: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朴消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痔发热作痛。

    用法用量

    温水调服。

    摘录《外科理例·附方》《普济方》卷二五五: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3斤,石膏3斤,磁石3斤,滑石3斤(捣为细末,用水1石,煮至4升4斗,去滓,入后药),元参1斤(洗,焙,锉),羚羊角5两,升麻5两,丁香1两,木香半两,甘草8两(以上6味捣为末,入药汁中,再煮取1斗5升,去滓,顷入下2味药),朴消(精者)2斤,消石2斤(好者,以上2味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篦搅,候有7-8斤许,投在木盆中半日久,候欲凝,却入下2味),朱砂2两(细研),麝香(当门子)1两2钱(乳细,以上2味入前药汁中拌匀,调令全)。

    制法

    上为末,同研令匀。

    功能主治

    脚气毒遍内外,壮热不解,口中生疮,狂走毒厉;及解中请热药毒,邪热,卒黄等;及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又治小儿惊痫热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或2钱,冷水调下,大人小儿仔细加减,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五《苏沈良方》卷十: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3两,滑石(水研如泔,扬去粗者,存细者,沥干更研无声乃止)3两,甘草粉1两(生)。

    功能主治

    行小肠,去心热。主小儿因惊心气不行,郁而生涎,逆为大疾,及心热不可安卧。

    用法用量

    量儿大小,皆与一服,热月,冷水下;寒月,温水下。加龙脑更良。

    摘录《苏沈良方》卷十《圣惠》卷六十一: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2两,羊桃根1两(锉),消石1两,木香半两,白蔹半两,丁香半两,榆皮半两(锉),赤小豆1合,汉防己半两,川大黄1两(生用)。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痈肿热毒疼痛,攻蚀肌肉,赤色虚肿,手不可近,欲成脓,及已有脓者,四畔赤肿。

    用法用量

    用头醋旋调和稀稠得所,涂故软布上,贴疮头四畔赤掀处,候干即易之。其疮头别研汲斯青黛,以少许水和,时时以鸟翎敷之,勿令干燥。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千金》卷五: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芎、麻黄根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身体壮热,不能服药。

    用法用量

    上合治下筛,以粉1升,药屑3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1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五《圣惠》卷三十四: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2两,白石英2两,石膏2两,细辛半两,川升麻1两,朱砂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丁香1分,沉香半两,钟乳1两(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令齿光白。主

    用法用量

    每早晨、夜间常用揩齿。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八十五:寒水石散处方

    寒水石半两,紫石英半两,石膏半两,龙齿1两,贝齿半两。

    制法

    上捣碎。

    功能主治

    小儿惊痫,四肢抽掣,及反张,目睛上视,色青大叫,声不转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豆蔻1钱,苏子1钱,藿香1钱,胆星8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吐清痰者。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六......
  • 处方玄参5钱,当归3钱,连翘1钱,白芍2钱,丹皮2钱,荆芥2钱,甘菊花2钱,升麻5分,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散风热。主痘症发全,痘毒全无,收痂大愈之后,放心纵欲,饮食过伤,又兼风热,而致数日之后身复发热,通身发出红斑,痒甚,愈抓愈痒,先出大小......
  •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苍术(煨)、良姜(炒)、当归(去芦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
  • 处方夜交藤15g,合欢花9g,炒枣仁12g,龙齿9g,茯神9g,麦冬9g,石斛12g,珍珠母30g(先煎),白芍9g,夏枯草9g,朱砂1g(冲),琥珀1.5g(冲)。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失眠,梦多,头昏,头胀,舌质红,脉细数。摘录《临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