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露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散别名

    甘露饮(《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饮(《活幼新书》卷下)。

    处方

    寒水石 石膏各15克 甘草(生)3克

    制法

    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和中止泻。治小儿伤热吐泻;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躁体热,头疼。

    用法用量

    每服1~3克,食后用温汤调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药奁启秘》:玉露散处方

    芙蓉叶不拘多少(研末)

    功能主治

    治流火、丹毒、疮痈诸毒,紫赤腐烂,及一切热毒之症。

    用法用量

    用银花露同蜜调,或以菜油调敷。

    摘录《药奁启秘》清·《医方集解》:玉露散出处

    玉露散,出自清·《医方集解》。原称“芙蓉外敷法”,又名“清凉膏”“清露散”。

    组成

    芙蓉叶。

    用法

    上药研极细末。用麻油、菊花露、金银花露或凡士林调敷患处。

    功效

    清热,消肿。

    主治

    主治痈疽疖疮,丹毒,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等病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脓肿、手指部疔疮;又有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附睾炎、口腔颌面部外科感染、带状疱疹等病症。

    带状疱疹:以玉露散外涂配合内服治疗带状疱疹28例为治疗组,与阿昔洛韦静滴28例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67.9%。(《黑龙江医药》2014年第5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阳证疮疡。方用芙蓉叶一药,药简效宏。临床应用以疮疡肿痛、局部红肿为辨证要点。原书据《本草纲目》所载注录: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

    现代研究

    现代有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脓肿、手指部疔疮;又有用于治疗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附睾炎、口腔颌面部外科感染等病症。

    方歌

    《医方集解》玉露散,芙蓉叶末调麻油,外涂患处痈疽消,丹毒疖疮亦可敷。

    摘录清·《医方集解》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麝香3分,川山甲(炙)1两,蜈蚣(炙,去头足)3钱,土狗(炙)5钱,地龙(去上,炙)5钱,番木鳖(酥炙)5钱,金鼎砒5钱,雄黄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风瘫烂败症。用法用量八将追魂丹,三厘散。退药:乳香、没药、血竭、朱砂、当归、元参、......
  • 处方芍药2两,栀子2两,柴胡1两6铢,升麻2两半,黄芩2两半,黄连2两半,竹叶(切)1升半,桔梗1两半,细辛15铢,知母2两,大黄2两(1本有枳实、杏仁各1两半,无桔梗、黄连)。功能主治8岁以上儿,热结痰实,不能食,自下。用法用量上(口父)......
  • 别名虎骨散、大效虎骨散处方虎骨(酥炙)、败龟(炙)、当归、官桂(去皮)、地龙(去皮)、牛膝(去苗)、漏芦、威灵仙、自然铜(烧,醋炙,淬)、玄胡索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扑损伤疼痛甚者。用法用量虎骨散(《圣......
  •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斤,牛膝(酒浸,切,焙)1斤,天麻(酒浸,焙)1斤,当归(切,焙)1斤,乌头(炮裂,去皮脐)1斤,白附子(炮)1斤,乌药1斤,五灵脂1斤。制法上为末,蒸木瓜与酒入药1处,杵1000-20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万病回春》卷三:八柱汤处方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肉蔻(煨)干姜(炒)诃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脐)粟壳 (蜜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锉一剂。功能主治肠胃虚寒,滑泻不禁。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乌梅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摘录《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