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野牡丹子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子拼音注音Yě Mǔ Dān Zǐ出处

    《陆川本草》

    来源

    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果实。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

    性味

    《福建中草药》:"淡,平。"

    功能主治

    治子宫出血,乳汁稀少。

    复方

    ①治子宫出血:野牡丹子五钱,炒黑煎水服。(《陆川本草》)

    ②治乳稀少:野牡丹干果五钱,或加穿山甲三钱,通草二钱,猪脚一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野牡丹子拼音注音Yě Mǔ Dān Zǐ别名

    豹牙郎子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Melastoma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壮丹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20m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财及福建、台湾、云南等地。

    原形态

    灌木,高0.5-1.5m。茎印四棱形或近圆柱形,茎、叶柄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7条。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花梗及花萼密被鳞片产太糙伏毛;花梗长3-20mm;花5数,花萼长约2.2cm,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先端渐尖,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cm,先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室基部具一对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刚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cm,直径8-12mm,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通经下乳。主崩漏;痛经;经闭;难产;产后腹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泡酒。

    复方

    ①治子宫出血:野牡丹子五钱,炒黑煎水服。(《陆川本草》)②治乳稀少:野牡丹干果五钱,或加穿山甲三钱,通草二钱,猪脚一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百金花的带花全草。开花时采集,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区的湖盆,湿润和盐渍化的沙地。分布内蒙古、新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
  • 拼音注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
  • 来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树枝、树皮入药。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主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带下,疮疡热毒,毒蛇咬伤,小儿疳积。用法用量3~5钱。摘......
  • 来源杜鹃花科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1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国药典》:安息香拼音注音ān Xī Xiānɡ别名白花榔英文名BENZOINUM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