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陷胸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陷胸汤处方

    半夏(汤泡.五钱) 黄连(二钱) 栝楼实(三钱)

    功能主治

    小结胸病,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楼至一钟半,后入诸药,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伤寒论》:小陷胸汤拼音注音Xiǎo Xiàn Xiōng Tāng处方

    黄连6克 半夏12克(洗)栝楼实(大者)30克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小结胸病。痰热互结,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以水1.2升,先煮栝楼取600毫升,去滓,再入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

    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半夏化痰开结,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内阻。更以栝楼实荡热涤痰,宽胸散结。三药共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摘录《伤寒论》汉《伤寒论》:小陷胸汤配方组成

    黄连一两(6克);半夏洗,半升(12克);瓜蒌实大者一枚(20克)。

    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

    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嗽痰黄稠,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小陷胸汤证为痰热互结,结于心下所致。痰热互结心下,气郁不通,故胸脘痞满,按之则痛;痰热互结,肺气不宣,故咳嗽痰黄而稠;痰热引动胆热上犯,则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征。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散结。方中瓜蒌清热化痰,理气宽胸散结,为君药。黄连苦寒,清热泻火以除痞;半夏辛燥,化痰降逆以散结;二药相伍,一苦一辛,辛开苦降,散结消痞,善治痰热内阻,胸脘痞满,共为臣药。药仅三味,配伍精当,为治痰热互结,胸脘痞痛之良剂。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陷胸汤为治痰热互结的代表方,以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小陷胸汤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胸膜炎、胸膜粘连、急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等属痰热互结者。

    方歌

    小陷胸汤夏连蒌,宽胸开结涤痰优,痰热互结胸满痛,小结胸证此方求。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巴戟天3钱,附子1钱,麦芽1钱,枳壳3分,槟榔3钱,车前子2钱,白豆蔻3钱,扁豆2钱,萝卜子1钱。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上吐下泻,眼目上视,死亡顷刻.其状宛似慢惊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全在用参、附......
  • 处方人参(去芦)1钱(焙),白术(炒)1两,白附子(炮)1两,南星(姜汁1碗煮干切片,炒)1两,天麻(炮)1两,辰砂(别研)1两,当归(焙,去芦)1两,乳香(别研)1两,没药(别研)1两,吊藤(勾子者,焙)1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1两,......
  • 处方人参1钱,百部1钱,山药1两,甘草3分,麦冬5钱,北五味10粒,白术2钱,茯神3钱。功能主治肾痨生虫,夜卧常惊,或多恐怖,心悬悬未安,气吸吸欲尽,淫梦时作,盗汗日多,饮食无味,口内生疮,胸中烦热,终朝无力,惟思睡眠,唇似朱涂,颧如脂抹,......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冲汤处方白术18克(炒)生黄耆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9克 川续断12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固涩安冲。妇女月经过多,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用法......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冲汤处方白术18克(炒)生黄耆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9克 川续断12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固涩安冲。妇女月经过多,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