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别名

    生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

    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

    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

    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

    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琼玉膏处方

    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 琥珀 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

    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

    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

    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方一:宋·《洪氏集验方》引申铁瓮方;方二:明·《医学正传》引曜仙方;方三:明·《扶寿精方》:琼玉膏组成

    方一:新罗人参二十四两(750克)、生地黄十六斤(8千克)、白茯苓四十九两(15k克)、白沙蜜十斤(5千克)。方二:人参、沉香、琥珀、白砂蜜、白茯苓、生地黄。方三:鲜地黄、人参、枸杞、天门冬、麦门冬、白蜜、白茯芩

    用法

    上药制成膏。每晨服用15~30克,开水化服。

    功效

    方一:滋阴润肺,补气益脾。方二:滋阴润肺,安神降气。方三:滋阴清热。

    主治

    方一:主治肺肾阴亏证,见虚劳干咳,乏力气短,咽燥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方二:主治阴虚内热之虚劳干咳,咯血失音。腹中隐痛,潮热盗汗;消渴;血虚皮肤干燥。方三:主治虚劳,肺瘘;里燥,口燥舌干,小便多而浊:胃中津液不足,大便不秘而消渴。

    临床应用

    方一: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肺气肿、肺纤维化、肺癌等呼吸系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属肺肾阴虚者,脾气不足者。

    肺结核:本方加减(名二冬琼玉汤)辅助治疗初期肺结核50例(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以肺结核症状、肺部病灶、痰菌检查变化评价疗效,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28例,转阴率56%,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病灶吸收者45例,吸收率90%。(《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第9期)

    方解

    方一:本方重用生地黄,合以人参、茯苓、白蜜同补肺、脾、肾三脏,有金水相生、补土培金之妙。选用膏滋剂型,和缓治本,亦便于长期服用取效。全方药性平和,善起沉瘵,珍赛琼瑶,故有“琼玉”之名。

    咯血量多者,应先止血,血止后再用本方培本;脾虚湿盛,便溏者不宜服用;本方服用时间较长,凡服药期间患外感或泄泻者,应暂停用药。

    现代研究

    方一:本方对衰老动物的整体学习、记忆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提高实验动物下丘脑抗氧化能力,延缓体内过氧化所造成的各种病理性损害,缓解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下降,纠正神经递质代谢紊乱造成的损害。

    方歌

    琼玉膏用生地黄,人参茯苓白蜜尝,肺燥干咳虚劳证,金水相滋效力彰。

    摘录方一:宋·《洪氏集验方》引申铁瓮方;方二:明·《医学正传》引曜仙方;方三:明·《扶寿精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各家论述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
  • 处方半夏曲1钱半(川制,另吃),枳实钱半(炒),白前2钱,旋覆花3钱(包),炒菔子6钱(杵,包),橘红1钱,炙甘草5分,白茯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忽来忽止,或溏水粘涕,兼乎滞痛。摘录《镐京直指》卷二......
  • 处方细辛半两,橘皮半两,桂心半两,人参半两,旋覆花半两,甘草半两,桔梗半两,芍药半两,半夏半两,赤茯苓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胃气虚冷,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痛,不饮食,脉沉弦细迟。用法用量每......
  • 别名半夏汤处方半夏16分(汤洗10度),木通16分,前胡6分(去头),旋覆花5分(去萼称),陈皮6分(浸,去白),槟榔6分(生杵,煎汤药成膏后斟酌入),官桂5分(去粗皮),枳壳5分(麸炒),茯苓6分,白术6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冷有酸,......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半夏熨方处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细辛90克 桂心20克 乌头10枚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昼夜,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