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紫贝齿

    别名

    紫贝、紫贝子、贝齿、文贝。

    英文名

    Concha Mauritiae。

    药用部位

    宝贝科动物阿文绶贝Mauritia arabica (Linnaeus)、虎斑宝贝等的贝壳。

    动物形态

    贝壳长卵圆形,壳质坚固。壳塔螺旋部几乎全被珐琅质遮盖。背部膨圆,两侧下部略向内收缩,边缘稍厚。壳表面光滑细腻,褐色或灰褐色,布满纵横交错、不甚规则的棕褐色断续条纹和若干星状圆斑,背部隐约可见褐色或灰蓝色彩带,两侧缘灰褐色,上面具有紫褐色斑点,斑点一直延伸至基部。背线明显,不具斑纹。壳口狭长,前端稍宽,前、后端水管沟陷入很深,内外两唇的齿各为32枚,红褐色。

    生境分布

    生活在潮间带低潮线附近有珊瑚礁或岩石的海底。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及西沙和南沙群岛。

    采收加工

    5~7月捕取,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

    紫贝齿呈卵圆形,长3~7厘米,宽2~4厘米,高1.5~2厘米。背部隆起,腹部扁平,中间有沟,沟缘向内卷,并有多数细齿,两端均凹入呈圆口状,前端较宽。壳面平滑,紫色、棕色或褐色,具多数暗紫棕色与白色交错的斑纹或圆点,光泽美丽。内面蓝白色。质坚硬。气无,味淡。

    性味归经

    性平,味咸。归肝经。

    功能主治

    镇惊安神、平肝明目。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煎服,先煎外用适量,水飞点眼。用治小儿高热抽搐、头晕目眩、惊悸心烦、失眠多梦、目赤肿痛、热毒目翳。

    药理作用

    有镇静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化学成分

    紫贝主含碳酸钙90%以上,另含镁、铁、硅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及有机质。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相关药方

    ①治痈疽:以紫贝壳烧煅为灰,敷之。(《普济方》)

    ②治结核性脑膜炎:紫贝齿9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9克,珠贝壳9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斑疮丁子入眼:紫贝一个。生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末一钱。线缠。米泔煮香熟,入小中瓶器盛,乘热熏。候冷,于星月露一宿,来早空心吃。(《续易简方论》紫贝散)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秋冬采集根状茎,洗净晒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晒干。性味微苦,温。功......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滨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
  • 拼音注音Bào Zhànɡ Zhú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英文名Coralplant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sselia equisetiform......
  • 《中药大辞典》:瓣蕊唐松草拼音注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花唐松草、马尾黄连、肾叶唐松草(《河北中药手册》)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秋季采挖,去净泥土,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丛和林缘......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拼音注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r rutilans Temm.的粪便也作白丁香用。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