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启膈散

    《医学心悟》卷三:启膈散处方

    沙参9克 丹参9克 茯苓3克 川贝母(去心)4.5克 郁金1.5克 砂仁壳1.2克 荷叶蒂2个 杵头糠1.5克

    功能主治

    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若兼虫积,加胡连、芜荑,甚则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卜子、麦芽、山楂。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清·《医学心悟》:启膈散组成

    沙参三钱(9克)、丹参一钱(9克)、茯苓一钱(3克)、川贝母一钱五分(4.5克)、郁金五分(1.5克)、砂仁壳四分(1.2克)、荷叶蒂两个(3克)、杵头糠五分(1.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理气开郁,润燥化痰。

    主治

    噎膈,吞咽梗阻,胸膈痞胀隐痛,嗳气则舒,干呕或泛吐痰涎,或伴大便艰涩,口干咽燥,形体逐渐消瘦,舌红苔白,脉细弦。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食管瘗、胃贲门癌、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功能性疾病等病症;也用于治疗梅核气、胸痹等上焦,中焦相关部位病症。

    1.食管癌:本方加减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40例,与单纯化疗组42例对照。以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和生活质量积分评定疗效,化疗期间同时服用本方加减方。结果:中药联合化疗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 20例,进展(PD)7例,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明显,中药联合化疗治疗食营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河南中医》2009年第6期)

    2.放射性食管炎:本方加减防治放射性食营炎28例(治疗组),对照组28例放疗时无预防性给药,对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病例采用盐酸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硫酸庆大霉素口服至症状消失。以放射性食管炎的级别、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放疗顺利完成率为观察指标,4~7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推迟了食管炎的发生时间并减少了症状持续时间,保证了治疗的持续进行。(《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第6期)

    3.胃食管反流病:本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治疗组),对照组60例口服兰索拉唑、多潘立酮(吗丁啉)、碳酸氢钠。以主要症状变化、停药3个月复发与否评定疗效,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26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3%。(《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年第1期)

    4.呃逆(经验):以本方治疗顽固性呃逆寒热虚实证候不明显者,方中川贝母可用浙贝母,砂仁壳可用砂仁,荷叶蒂可用荷叶,杵头糠可改用稻米,并可酌情合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意加减药物,或根据证候酌加柴胡、芍药、青皮、木香、厚朴、紫苏梗、法半夏、吴茱萸、生姜、大枣、石斛等。呃逆停止后可予柴芍或香砂六君子汤善后。(《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9期)

    5.贵门失弛缓症:本方加减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6例(治疗组),对照组13例口服或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或硝苯地平(心痛定)。以临床症状和钡餐X线或因镜检查变化评定疗效,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例,好转1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81.2%。(《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3期)

    6.胸痹(个案):本方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克治疗胸痹,辨证为痰浊闭阻,气虚血瘀,治宜化痰开结,益气活血佐以益胃养阴。服药7剂后诸症缓解。作者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烧心反酸)、心肌缺血(胸痹)。慢性咽炎(梅核气)虽属于不同的疾病,但发病均有胃阴亏虚、痰浊气郁、瘀血阻滞这一共同病机,故均运用本方以润燥降气、开郁散结、化痰活血。(《江西中医药》2011年第9期)

    方解

    启膈散以开郁消瘀与润燥生津之品同用,并于降逆散结之中伍以醒胃升阳之品,主要用于治疗痰气郁滞于胸膈之证,乃“通噎膈,开关之剂”(《医学心悟》)。

    方中砂仁壳理气醒胃,“气味薄、燥性小,肝旺胃弱者用之合宜”“但缺乏砂仁温中散寒的效力”(《用药心得十讲》)。临床上可用砂仁代替。荷叶蒂,即荷叶的基部,能健脾祛湿,升发脾阳,其作用与荷叶同,但“其味厚胜于他处也”(《本经逢原》)。临床报道中多用荷叶代替。杵头糠即米皮糠的内衣,为稻米的种皮,具有开胃下气之功,是前人治疗噎膈的常用药物;北方亦有采用高梁糠者,发酵后取末冲服重用,以取消食化滞之功。

    原方下注:“虚者,加人参;前证若兼虫积,加胡黄连、芜荑,甚者,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h子、麦芽、山楂。”此外,临床如见呃逆,加公丁香、柿蒂;食管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龙等;若气郁化火者,去砂仁,酌加黄连、山栀、金果榄、山豆根等;大便不通者,加大黄、莱菔子等,但不可多服、久服,以免更劫其阴。

    现代研究

    启膈散体外对不同组织来源的多种肿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同时亦可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促进正常免疫细胞的增殖。

    方歌

    启膈散中用郁金,沙参丹参贝荷苓,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痰结劳可饮。

    摘录清·《医学心悟》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干姜(炮)一两,巴豆(去皮.油.研)、大黄,各二两。炮制上件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诸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所刺,气急口噤。用法用量每服三圆,温水下,不拘时。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别名如圣散(《杂类名方》)。处方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鼻内搐之,立见效。摘录《卫生宝......
  • 处方干姜(炮)4两,甘草(炙)4两,黄药子4两,板兰根4两,犀角(镑)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中暍垂死。用法用量每服1丸,热汤化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备急散处方盆消120克 紫河车 青黛各15克 蒲黄30克 甘草60克 薄荷75克 僵蚕9克(炒)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入消研匀。功能主治主咽喉肿痛生疮,涎堵水米难下。用法用量每次1.5克,吹入咽喉中。摘录《......
  • 处方硫黄60克 牛角(研令极细)枯白矾各15克制法共研细末,和匀,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主气虚伤冷,暴作水泻,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米饮或盐汤下。摘录《政和本草》卷四引《孙尚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