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麻黄葛根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麻黄葛根汤处方

    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 葱白7茎 鼓30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服后以厚衣盖覆。半小时后再服。若仍无汗出,再煮葱粥少许,热服以取汗。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七《活人书》卷十七:麻黄葛根汤别名

    麻黄汤

    处方

    麻黄(用沸汤泡12次,焙干称)3两,芍药3两,干葛4分,葱白7茎,豉1合。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1日至2日,头项及腰背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刚痉无汗。

    用法用量

    麻黄汤(《云歧子脉诀》)。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治疹全书》卷上:麻黄葛根汤处方

    麻黄、葛根、升麻、柴胡、防风、荆芥、枳壳、杏仁、山楂、麦冬。

    功能主治

    疹不出,喘急妄语,及浑身壮热,足冷,咳嗽呕吐,腹胀不食,鼻流清涕。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上《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麻黄葛根汤别名

    麻黄干葛汤

    处方

    麻黄3钱,赤芍药3钱,干葛1钱半,豆豉半合。

    功能主治

    伤寒刚痉,心腹痛。太阳发热无汗,恶寒而喘。刚痉,无汗恶寒。脾土郁结,心腹卒痛。

    用法用量

    麻黄干葛汤(《医统》卷十四)。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圣济总录》卷二十七:麻黄葛根汤处方

    麻黄(去根节)1两,葛根(锉)1两,知母(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发癍,状如锦纹,呕逆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圣济总录》卷二十三:麻黄葛根汤处方

    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1两,知母(焙)1两半,葛根(锉)1两半,石膏(碎)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温病吐下后,余热未尽,头痛,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圣济总录》卷二十一:麻黄葛根汤处方

    麻黄(去根节)1两半,葛根(锉)1两,柴胡(去苗)1两,芍药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发汗。主伤寒初得1-2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豉100粒、开口椒17粒、连须葱白3寸,薄荷叶20叶,同煎至8分,去滓热服。服后葱豉汤1盏投之,衣覆取汗,汗未快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更多中药材
  • 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
  • 处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药为末,生姜汁浸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