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

    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

    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

    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用法用量

    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

    半桃丸、硫半丸

    处方

    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

    以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饼末入臼内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肾阳衰微,阴寒内结,命门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气,;痃癖冷气吐逆;小儿泄泻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

    临床应用

    虚风便秘:吴,二气自虚,长夏大气发泄,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所嫌旬日犹未更衣,仍是老人风秘。半硫丸1钱,开水送下,3服。

    用法用量

    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汇集》卷二)。

    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便,然后胃与大肠皆得复其常,所谓六腑皆以通为用也。

    摘录《局方》卷六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硫丸组成

    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用法

    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400克,压榨取汁,将姜渣加水煎煮,滤过,滤液加入姜汁中,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眼3~5克,每日1~2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

    温肾通便。

    主治

    年老体弱,肾阳不足的虚冷性便秘,舌淡苔白,脉沉弦;肾阳虚的泄泻,亦可使大便转为正常。

    临床应用

    半硫丸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老年人便秘(阳虚冷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症。

    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理中汤合半硫丸加减,28日为1个疗程,晨起使用塞开塞露1周。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通便灵胶囊每晚睡前服,连服28日。两组服药后停药观察半年。疗效标准。大便间隔不超过2日,大便变软,排便顺利为痊愈;3日以内排除便,便质变软,排便欠畅为好转。服药后便秘症状无改善为未愈。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8例,未愈17例,总有效率66%。(《陕西中医》2011年第5期)

    方解

    半硫丸具有温肾逐寒,通阳泄浊之功。硫黄补命门真火,热壮肾阳,温通寒凝,鼓动阳气以疏利大肠;配以半夏和降中焦之气,则水谷精微随肾气温壮、填补真阳,又助硫黄祛寒。故本方主治真阳虚衰、下元虚冷所致的虚秘、冷秘。

    现代研究

    实验表明半硫丸对甲减大鼠生殖机能有改善作用。

    方歌

    半硫丸方医癖痃,久泻便秘因冷寒,硫黄半夏为细末,姜汁同熬饼为丸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银搅令匀,良久,即下硫黄末,当为碧色,匀搅,即去火放冷,细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惊邪癫痫,天行热病,心神狂乱。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录《圣惠》卷......
  •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青黛5钱,百部1钱,山豆根1钱,人参3钱,茯苓5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 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
  • 处方天麻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羌活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荆芥穗1两,僵蚕1两,薄荷叶3两,全蝎半两,粉甘草半两,藿香半两,朱砂(细研,水飞)半两,麝香1钱,珍珠1钱,琥珀1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处方庵闾子15克 白薇15克 桂心7.5克 防葵15克 桃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膝30克(去苗)当归15克(锉,微炒)熟干地黄7.5克 芎藭15克 鬼箭羽7.5克 干姜15克(炮裂,锉)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