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麻黄膏

    《饲鹤亭集方》:麻黄膏处方

    猪板油2斤(熬去渣入),麻黄2两,百部2两,风子肉2两,花椒2两,升麻1两,紫草1两,枯矾1两。

    制法

    上同熬枯,去滓,滤清后加黄丹2两收,加杏仁泥、硫黄(研极细末),同收成膏。

    功能主治

    一切风寒湿毒或传染而起脓窠癞疥,或湿热湿毒,坐板成疮。

    用法用量

    外涂。

    摘录《饲鹤亭集方》《中药成方配本》:麻黄膏处方

    麻黄2两,黄柏1两,百部2两,蛇床子1两,川椒1两(以上为甲组药),飞雄黄5钱,硫黄1两,升药底2钱,枯矾3钱(以上为乙组药)。

    制法

    将甲组药用猪油2斤熬枯去滓,加入大枫子油8两,黄蜡4两溶入。将乙组药研末,徐徐拌和,约成膏38两。

    功能主治

    燥湿杀虫。主湿毒疥疮。

    用法用量

    搽涂患处。

    注意

    不可入口。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宣明论》:麻黄膏处方

    麻黄。

    功能主治

    中风不省人事,卒然倒地。

    用法用量

    采麻黄1称,拣去根,1寸长,取东流水3石3斗,以无油腻铛盛5斗者,先煮5沸,掠去沫,逐渐添水,煮至3-5斗以来,滤去麻黄,淘在盆中,澄定良久,滤去滓,取清者,铛内再熬至1斗,再澄再滤,取汁再熬至升半为度,只是搅动,如今着底,澄时须盖覆,不得飞入尘土。共膏放1-2年不妨。如膏稠,用水解熬,再勺服之,甚效。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宣明论》《活人心统》卷一:麻黄膏处方

    麻黄20斤(去根,净,捣碎,用水3斗,慢火煎浓汁如膏,入后药末),白附子4两,川乌头4两,两头尖(即竹节江乌,草乌亦可,以豆腐煮过用)4两,川芩4两,川当归4两,何首乌(去皮,不可用铁刀,只用竹刀切片用)4两,防风(去芦)4两,荆芥穗4两,白术4两。

    制法

    上为末。入麻黄膏和匀,作饼如古钱大,晒干或阴干,纸包吊在透风处,勿使黑。

    功能主治

    风气痹木,半身不遂,手足瘫痪不仁,或走注疼痛,历节等症。

    用法用量

    每服1饼,葱汤化下,使汗出,密室内服。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医学心悟》卷六:麻黄膏处方

    雄猪油4两,斑蝥3个,麻黄5钱,蓖麻子(去壳,研极烂)100粒,大风子(去壳,研烂)100粒。

    制法

    先将猪油化开,下斑蝥,煎数沸,随去斑蝥,再下麻黄,煎枯,滤去滓,将大风子、蓖麻肉和匀。

    功能主治

    疥疮。细小不足脓,或肥大灌脓者。

    用法用量

    擦患处。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麻黄膏处方

    川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紫草1钱,麻黄1钱,斑蝥7枚,小生地3钱。

    制法

    用雄猪板油10两,将上药熬枯,去滓,入黄蜡1两,白蜡5钱,烊化,再入蓖麻子肉,大风子肉各1钱,捣烂如泥,调和离火,俟半冷后,入雄黄3钱,樟冰2钱,生矾3钱,五倍子2钱,轻粉1钱,铜青2钱,东丹2钱,金底2钱,研细调匀,瓷碗收贮。

    功能主治

    牛皮血癣,营枯血燥,遍体发燥发痒。

    用法用量

    不时频搽。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羚羊角(锉细末)钱半,薄荷钱半,羌活钱半,半夏(炙)钱半,白菊花5钱,川乌(炮)5钱,川芎5钱,防风5钱,车前子5钱,细辛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湿攻伤,绿风内障。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2钟,煎1钟,去滓服,或荆芥汤下。摘......
  • 处方半夏1升(汤洗),母姜1斤,橘皮1斤,白术8两,桂心4两(一方有桑白皮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虚寒喘鸣多饮,逆气呕吐。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注意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 处方半夏1两(捣罗为末),鯸鮧鱼脂2两(煎了者)。制法上药1处调如膏。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旋取敷疮上。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 处方苍术2钱,白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酒黄芩1钱,香附1钱,陈皮5分,赤苓5分,威灵仙3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痰饮臂痛不能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 《张氏医通》卷十四:半夏苍术汤别名柴胡半夏汤(《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升麻 柴胡 藁本各1.5克 茯苓 神曲(姜汁炒)各3克 苍术(米泔制)半夏各6克 生姜10片 甘草(炙)1.2克功能主治祛风化痰。主素有风证,目涩,头疼眩晕,胸中有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