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莨菪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莨菪子丸处方

    莨菪子(水浸,石灰清汁煮1复时,掬出芽,晒干,炒)半两,附子(炮裂,去脐皮)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冷气,积年气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加至30丸。如觉发热,以绿豆汁解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圣惠》卷七:莨菪子丸处方

    莨菪子1两半(水淘去浮者,水煮芽出,焙干,炒令黄黑色,别杵为末),蛇床子1两,菟丝子1两(酒浸3日,晒干,别杵为末),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蜀茶半两,硇砂半两(细研),黄(雄)雀粪1两。

    制法

    上为末,先取莨菪子、雄雀粪、硇砂3味,用白蜜4两,同以浆水3升煮,勿住手搅,煎如饧,即入诸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报,阳气萎弱,手足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更多中药材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
  •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
  •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当归身(酒浸)60克 川芎1......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粉处方莲子肉320两,生白术40两,茯苓64两,芡实160两,山药160两,苡米160两,扁豆64两,党参(去芦)4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白米面1600两,兑以上细料面64两,蒸熟晾干后,再研为细粉,兑白糖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