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理痰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痰汤处方

    生芡实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捣)9克 柏子仁(炒,捣)6克 生杭芍6克 陈皮6克 茯苓片6克

    功能主治

    治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溃于肺中,喘促咳逆;停于心下,惊悸不寐,滞于胃口,胀满哕呃;溢于经络,肢体麻木或偏枯;留着于关节筋骨,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眩晕不能坐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芍药、茯苓,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陈皮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子仁之滞腻。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衷中参西》上册:理痰汤处方

    生芡实1两,清半夏4钱,黑脂麻(炒,捣)3钱,柏子仁(炒,捣)2钱,生杭芍2钱,陈皮2钱,茯苓片2钱。

    功能主治

    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停于心下为惊悸不寐,滞于胃口为胀满哕呃,满于经络为肢体麻木或偏枯,留于关节、着于筋骨为俯仰不利、牵引作疼;随逆气肝火上升为眩晕不能坐立。

    临床应用

    1.痰饮:一妇人,年四十余,上盛下虚,痰涎壅滞,饮食减少,动则作喘,他医用二陈汤加减治之,三年,病转增剧。后延友人毛仙阁诊视,投以此汤,数剂病愈强半,又将芡实减去四钱,加生山药五钱,连服二十余剂,痰尽消,诸病皆愈。至今数年,未尝反复。

    2.痫风:一少妇,患痫风,初2-3月一发,浸至2-3日一发。脉滑,体丰,知系痰涎为恙。仙阁亦治以此汤加赭石三钱,数剂竟能拔除病根。

    各家论述

    方以半夏为君,以降冲胃之逆;即重用芡实,以收敛冲气,更以收敛肾气,而厚其闭藏之力;用脂麻、柏实者,润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实补肾也;用芍药、茯苓者,一滋阴以利小便,一淡渗以利小便也;用陈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实借其行气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气,并以行芡实、脂麻、柏实之滞腻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去芦)1两,远志(煮,去心)1两,茯神(去木)1两,酸枣仁(去皮,微炒)1两(别研),朱砂(别研)半两,紫石英(火煅,醋淬7次,别研水飞)半两,石菖蒲(米泔浸一宿)半两,乳香(别研)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八物汤别名八物散(《医学人门》卷四)。处方桂心 当归 川芎 前胡 防风各22.5克 芍药45克 甘草(炙)茯苓各15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厥阴伤风,恶风体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 处方当归2钱,香附2钱,鹿茸(醋炙,如热少用)2钱,川芎2钱,熟地2钱,白术2钱,山萸2钱,小茴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妇人二十一二,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或如梅汁,或片,或二三月不行,潮热,咳嗽,饮食不思,四肢困倦。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
  • 处方党参、黄耆、玉竹、白术、山药、百合、燕窝、桂圆肉。功能主治劳碌伤气,音哑难言。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 别名八味丸(《朱氏集验方》卷二)。处方干地黄120克 茯苓 薯蓣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泽泻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补肾气,固齿驻颜。肾气不足,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牙齿松动,消渴等证。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