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人参娃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参娃儿藤别名

    土人参、土牛七

    来源

    萝藦科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

    止痛。主治腹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人参娃儿藤拼音注音Rén Shēn Wá ér Ténɡ别名

    土人参、土牛膝、山豆根、藤了刁竹、三十六根参

    英文名root of Kerr Tylophora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人参娃儿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phora kerrii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草地、山谷、溪旁、密荫灌木丛下。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原形态

    柔弱攀援小灌木。段根丛生;除花外,全株无毛。叶对生,薄膜质;叶柄长约3mm;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5-7.5cm,宽4-11m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4-6对,不甚明显。伞戽状聚伞花序腋外生;小苞片小,卵形,有缘毛;花小,白色;花萼5,裂片三角形,有边毛,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辐状,外面无毛,内面具疏柔毛,裂片长圆形,副花冠裂片卵形,隆肿成凸圆状;花药先端具圆形膜片;花粉块每室1个,圆球状,花粉块柄平展:子房卵圆状,无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柱头盘状五有形,先端有细尖头。蓇葖果单生,线状披针形,长达1cm,直径约1cm,灰褐色,光滑。种子长圆形,有边缘,先端具长约2.8cm的黄白色种毛。花期5-8月,果期8-12月。

    化学成分

    根含牡丹酚(paco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羟基苯乙酮(ρ-hydroxyacetophenoon)、人参娃儿藤萜烯醇(ty-lolupenol)A、B[1、2]

    归经

    肝;胃经

    性味

    味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行气止痛。主两目视物昏花;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治疗眼球玻璃体混浊,并治胃腹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绕草本。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茎细长,圆柱形,有细棱,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4-2cm......
  • 拼音注音Bái Yún Guā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g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阴干。原形态蓝花土瓜 多年生缠......
  •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云花根拼音注音Bái Yún Huā Gēn别名法罗海、滇独活、毛爪参、香白芷[云南]来源为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白云花Heracleum repula Franch.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
  • 拼音注音Bái Xiān Máo别名细叶刺参、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delavayi(Franch.)C.H.Hsing[M.delavayi......
  •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拼音注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白须草的带根全草。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