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铃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金铃散处方

    金铃子1两(取肉微炒),马蔺花(炒黄)半两,茴香(炒黄)半两,莳萝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阴核偏肿,疼痛往来。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乳食前煎木瓜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医钞类编》卷十七:金铃散处方

    川楝(去核)、小茴(炒)、故纸、桂心1钱,木香5分(研)。

    功能主治

    产后寒气客于子门,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

    加姜煎,冲木香末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七《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惠眼观证》:金铃散处方

    青橘(去白)、蓬莪术(炮)、陈皮(去白)、茴香、荆三棱、甘草(炙)、川楝子(去皮核,用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下涎宽气。主小儿惊疝及五般疝气,阴肿。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水1小盏,煎至半盏,入盐少许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一引《惠眼观证》《得效》卷十二:金铃散处方

    金铃子1两(煨,去核),缩砂仁7钱半(去壳),荜澄茄5钱,木香5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疝痛作痛时,先曲腰啼哭,眼中无泪,脚冷唇干,额上多汗;或外肾钓上,阴囊偏大。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大者2钱,盐汤或好酒。

    摘录《得效》卷十二《鸡峰》卷二十:金铃散处方

    金铃40个,茴香、京三棱、荗、枳壳、橘皮、百部1分,木香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冷气,小肠元脏膀胱气痛,脾元积冷;及妇人血制气攻疰,心腹疼痛,呕逆胀满,脐腹绞痛,烦闷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炒姜盐汤酒调下。亦可作丸。

    摘录《鸡峰》卷二十《直指》卷十八:金铃散别名

    川楝茴香散

    处方

    大川楝子30个(汤浸,去薄皮,每个作6-7片),巴豆30粒(去皮膜,每粒作3段,夹炒,候巴豆色焦去巴)。

    制法

    上以舶上茴香与川楝子等秤,并木香1分,为末。

    功能主治

    膀胱小肠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

    川楝茴香散(《普济方》卷二四七)。

    摘录《直指》卷十八《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金铃散处方

    金铃子(炮,去皮棱)1两,蓬莪术(炮)1两,茴香半两,木香(炮)半两,荆三棱(炮)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用热酒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茅先生方《活幼心书》卷下:金铃散处方

    金铃子肉6钱,三棱(炮,锉)2钱半,莪术(醋炙,锉)2钱半,青皮(去白)2钱半,陈皮(去白)2钱半,赤茯苓(去皮)半两,茴香半两,南木香2钱,甘草4钱(炙),槟榔3钱,枳壳(水浸润,去壳,锉片,麦麸炒微黄)3钱,钩藤(和钩)3钱。

    制法

    上除槟榔、木香不过火外,余10味锉,焙,仍同木香、槟榔为末。

    功能主治

    疝气腹痛,投诸药后愈而复作者。小儿阴囊肿痛而引缩入腹,腰曲腹痛,冷汗自出,名曰内吊。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至1钱,仍用炒茴香煎无灰酒空心调服。不饮酒者,煎炒茴香汤调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处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摘......
  • 处方黄连60克 冰片0.9克 麝香0.6克 轻粉1.5克 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摘录《疮疡经验全......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别离散处方桑上寄生 白术各90克 桂心 茵芋 天雄 菖蒲 细辛 茜根 附子 干姜各30克制法上十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夜多异梦,悲愁忧恚,喜怒无常者。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克,日服三次。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医心......
  • 处方甘遂不拘多少。制法用面包于浆内,煮10数沸,去面后,将细米糠火炒黄色为末。功能主治痞证,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1钱,用冷蜜水卧服。注意忌油腻、湿面、腥物。摘录《普济方》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