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进食丸

    《卫生总微》卷十:进食丸处方

    木香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当归(去须,洗,焙)半两,代赭石(火煅、醋淬不计遍数,以易碎为度,别研)半两,朱砂(研,飞)半两,巴豆霜1分。

    制法

    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伤饱,乳食不消,壮热腹痛胀满,吐(口见)无度。

    用法用量

    1岁儿1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进食丸处方

    丁香1钱,肉豆蔻2个,木香半钱,巴豆9个(去皮,生用),五灵脂7钱。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安和脾胃,消化积滞,止呕哕吐利,除心腹胀满,利胸膈,散满痞。常服消水谷,进乳食。主

    用法用量

    每岁1-2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王氏手集》《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进食丸处方

    肉豆蔻仁1钱,厚朴5钱(去粗皮),丁香1钱,木香1钱,荜澄茄1钱,良姜5钱(微炒),五味子1钱,生姜3两(去皮,切作小块子)。

    制法

    上药五味子以前药味碾为粗末,入切生姜再同拌碾,或杵成膏,取出,入密器内罨一宿,次日取出焙干,碾为细末,煮粟稠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胃久虚,饮食减少,肠滑或痢,肢体乏力,精神疲劣。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早、晚食前煎生姜、橘皮汤,或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卫生家宝》《儒门事亲》卷十二:进食丸处方

    牵牛1两,巴豆3粒(去油心膜)。

    制法

    上为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

    一切酒食所伤,以致心腹满闷,时呕酸水。胸膈食积。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随所伤物送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更多中药材
  •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安肺汤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芍药5分,熟地(酒蒸)5分,白术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麦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胶1钱2分。功能主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肺虚喘气,咳嗽痰唾。用法用量上作1......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
  •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术、破故纸,各四十八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
  •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
  •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处方白术5钱,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