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解毒汤

    《万病回春》卷四:解毒汤别名

    八宝汤(《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连翘 槐花各7.5克 细辛 甘草各1.2克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治脏毒下血。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血证论》卷八:解毒汤处方

    大黄3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黄柏6克 栀子(炒)9克 赤芍6克 枳壳3克 连翘 防风各9克 甘草3克

    功能主治

    泻火解毒,行气活血。治脏毒大肿大痛,大便不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血证论》卷八齐强方:解毒汤处方

    升麻9克,生石膏15克,黄连9克,当归12克,生地4克,丹皮9克,焦栀9克,芦根9克,公英20克,地丁20克,山豆根15克,连翘15克,大黄6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肺胃素热,上冲咽喉,经脉阻遏,气血凝结,热邪壅聚,热盛蕴蒸而肉腐。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齐强方《痘疹心法》卷二十三:解毒汤别名

    溯源解毒汤

    处方

    当归身、川芎、生地黄、白芍药、甘草(生)、人参、连翘、黄连、陈皮、木通各等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胎毒。痘疮血气弱,干焦黑陷。

    用法用量

    加淡竹叶10片,水1盏,煎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医学集成》卷三:解毒汤处方

    荆芥、防风、黄芩、黄连、连翘、大力子、犀角、薄荷、大青、人中黄、灯心、芦根。

    功能主治

    麻疹已出后没。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证治宝鉴》卷十:解毒汤处方

    荆芥、防风、牛蒡、羌活、连翘、甘草。

    功能主治

    痄腮肿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用赤小豆研细,醋调敷肿。

    摘录《证治宝鉴》卷十《回春》卷四:解毒汤别名

    八宝汤

    处方

    黄连2钱半,黄芩2钱半,黄柏2钱半,栀子2钱半,连翘2钱半,槐花2钱半,细辛4分,甘草4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脏毒下血。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经验百方良方续录》:解毒汤处方

    大当归8钱2分,金银花5钱,生绵耆5钱,生甘草1钱6分。

    功能主治

    阳痈,乳痈。

    用法用量

    上用酒3碗煎服。服后宜避风出汗。轻者半剂,重者1-2剂,外贴玉红膏。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上部加川芎,中部加桔梗,下部加牛膝各1钱5分;乳痈,加桔梗1钱5分,用酒2碗,煎至1碗,服后汗出自消。

    摘录《经验百方良方续录》《张皆春眼科证治》:解毒汤处方

    银花18g,蒲公英12g,酒黄芩9g,天花粉6g,薄荷3g,赤芍9g。

    功能主治

    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

    若兼风轮生翳,可加秦皮1.5g以清肝退翳。

    各家论述

    方中重用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酒黄芩、天花粉清肺解热;薄荷清透,引毒邪从肌表而出;赤芍凉血活血,以退目中之赤肿。

    摘录《张皆春眼科证治》《圣济总录》卷二十一:解毒汤处方

    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荆芥穗1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初觉烦热,头疼脚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8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白蜜半匙,更煎3-5沸,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包氏喉证家宝》:解毒汤处方

    元参、木通、淡竹叶、生地、生山栀各等分,灯草心20根。

    功能主治

    咽喉三十六证。

    用法用量

    水煎,将好时加入生大黄4钱,朴消2钱(水泡去滓),滚2-3沸,温服;或将朴消冲服更妙。

    如挟风痰热毒攻心,言语狂妄,加三黄,并研朱砂、珍珠末服。

    摘录《包氏喉证家宝》《痘疹传心录》卷十五:解毒汤处方

    当归尾、生地黄、紫草、紫花地丁、番白草、牛蒡子、蝉蜕。

    功能主治

    五六日间痘疔。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治痘全书》卷十三:解毒汤处方

    防风、羌活、川芎、白芷、柴胡、紫草、蝉蜕、麻黄、姜、葱。

    功能主治

    透脓散腐。主热毒痘疮发不出,麻疹。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一盘珠》卷五:解毒汤处方

    苍术2分,陈皮2分,厚朴2分,甘草2分,大黄2分,黄芩1钱,芒消1钱,花粉1钱。

    功能主治

    便毒初起。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

    摘录《一盘珠》卷五《疮疡经验全书》卷六:解毒汤处方

    连翘、荆芥、木通、黄连、生地、牛膝、忍冬花、滑石、甘草、何首乌各等分。

    功能主治

    下疳初起。

    用法用量

    用水2大钟,煎8分服,滓再煎7分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六《疯门全书》:解毒汤处方

    荆芥、苍术、羌活、白芷、黄柏、黄芩、丹皮、赤芍、大黄、当归、川芎、枳壳、泽泻、甘草、银花。

    功能主治

    麻风轻者。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食远服。

    摘录《疯门全书》《叶氏女科》卷三:解毒汤处方

    人参2钱,白术(蜜炙)2钱,生地黄2钱,黄耆1钱,银花1钱,茯苓1钱,连翘(去心)4分,青皮3分,白芷5分,乌梅1枚,大枣1枚。

    功能主治

    乳痈脓出,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片玉心书》卷五:解毒汤处方

    玄参、连翘、升麻、黄芩、赤芍、当归、羌活、防风、生地、甘草、荆芥穗。

    功能主治

    小儿因气血凝而热乘之,致生痈毒肿疖。

    用法用量

    秘结者,加大黄、木通。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玉案》卷六:解毒汤处方

    防风8分,薄荷8分,荆芥8分,石膏8分,知母8分,桔梗6分,甘草6分,牛蒡子6分,连翘6分,木通6分,枳壳6分。

    功能主治

    痧症初起,天时温暖。

    用法用量

    上加淡竹叶20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六《种痘新书》卷四:解毒汤处方

    连翘1钱,牛蒡1钱,枳壳6分,木通6分,防风5分,桔梗5分,紫草7分,川芎4分,升麻4分,虫退4分,黄芩4分,黄连4分,前胡1钱,麦冬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解毒。主痘疮外感风寒,毒气壅盛,憎寒壮热,咳嗽流涕,服加减升麻汤、扶元宣解汤后,依然大热熏蒸,眼红唇紫,舌有黄苔,口中气臭,狂言谵语,二便不通,恶风恶寒,嘎齿咬牙,腹中隐隐作痛者。

    各家论述

    翘、蒡、芩、连解毒除烦,枳、桔、防、木疏风开窍,芎、虫退达气上升。清毒之方,莫良于此。眼之觉烦闷少解则止,候痘出而中自安,而热亦渐退矣。盖热以发痘,痘未出,其热终不退也。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惠直堂方》卷三:解毒汤别名

    疏风解毒汤

    处方

    土茯苓1两,米仁7分,防风7分,木瓜7分,木通7分,白鲜皮7分,金银花1两,皂角刺4分。

    功能主治

    杨梅疮,服杨梅疮煎方后毒未尽者;杨梅疮初起结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疏风解毒汤(《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气虚,加人参;血虚,加熟地3钱,归身1钱。

    摘录《惠直堂方》卷三《圣济总录》卷二十七:解毒汤处方

    麻黄(去根节)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葛根(锉)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阳毒伤寒,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解阳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痘疹会通》卷四:解毒汤处方

    银花3两,北防风1钱,荆芥1钱,牛蒡子1钱,木通1钱,连翘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痘疹蕴留不散之毒。

    摘录《痘疹会通》卷四《玉案》卷六:解毒汤处方

    黄芩1钱,黄柏1钱,黄连1钱,甘草5分,连翘5分,天花粉5分,皂角刺5分。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肿硬焮赤,诸般丹毒初起。

    用法用量

    加竹叶10片,不拘时候呷之。

    摘录《玉案》卷六《疡科选粹》卷六:解毒汤处方

    皂角刺1钱,薏苡仁1钱,防风1钱,天花粉1钱,木瓜1钱,白鲜皮1钱,荆芥1钱,金银花1钱,川芎1钱,木通1钱,土茯苓2两5钱。

    功能主治

    解杨梅初发之毒。主杨梅疮初发者。

    用法用量

    上用水3碗煎服。

    若欲除结毒之患,与铅、酒兼用。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幼幼集成》卷四:解毒汤处方

    润元参1钱,净连翘1钱,绿升麻1钱,片黄芩1钱,京赤芍1钱,全当归1钱,川羌活1钱,北防风1钱,怀生地1钱,荆芥穗1钱,淮木通1钱,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

    托毒。主小儿疮疥,误用搽洗,逼毒入腹。

    用法用量

    加灯心10茎,水煎,热服。

    大便秘,加酒大黄。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麻科活人全书》卷二:解毒汤处方

    黄连、黄芩、栀仁、木通、桔梗(一方有贝母,无桔梗)。

    功能主治

    麻疹热甚,火毒不退,及初出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二《仙拈集》卷二:解毒汤处方

    黄连1钱,当归1钱,苦参2钱,荆芥2钱。

    功能主治

    肠风下血,不论粪前粪后。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摘录《仙拈集》卷二《痘治理辨》:解毒汤处方

    荆芥、甘草、鼠粘子。

    功能主治

    痘症14日前后。

    用法用量

    上用水1钟半,加生姜1片,煎至5分。

    摘录《痘治理辨》《小儿痘疹方论》:解毒汤处方

    黄连3分,金银花5分,连翘5分。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热毒肿痛,或风热侵犯脾胃,肌肤瘙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小儿痘疹方论》《仁端录》卷十六:解毒汤处方

    川芎、当归、生地、白芍、黄连、黄芩、山栀、牛蒡、连翘、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

    疹出谵语如狂;阳毒得泄,疹出稠密红紫而痢下清水;毒尚留连肺胃,疹发后烦热呕吐。

    摘录《仁端录》卷十六《治痧要略》:解毒汤处方

    连翘8分,地丁8分,牛蒡子8分,穿山甲5分,木通5分,青蒿5分,菊花1钱,银花3钱,土贝8分。

    功能主治

    痧滞经络肌肉,发为肿毒疔疮。

    用法用量

    上加胡桃肉1枚,水煎,温服。

    毒在背,加皂刺;在面,加白芷;在胸,加瓜蒌、僵蚕;在手足,倍银花。

    摘录《治痧要略》
更多中药材
  • 《袖珍》卷一: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注意忌酒、面、鱼等。摘录《袖珍》卷一《外科方外......
  • 《经验秘方》卷下:不二膏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制法上用大麻油12斤,浸药数......
  • 《青囊秘传》:不二饮处方西丁1钱,靛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结毒咽烂。用法用量凉水调服。摘录《青囊秘传》《古今医鉴》卷五:不二饮处方常山2钱,槟榔(雌1钱,雄1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知母1钱5分,贝母1钱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
  • 处方绿柳树根皮、川椒等分(炒燥,取净末4两),枯矾1两,全蝎5只(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风癣虫,坐板疥癞诸疮。用法用量猪板油调搽。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处方黄丹1两,百草霜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疟。用法用量新汲水五更服,用水不多。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