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既济汤

    《医醇剩义》卷四:既济汤处方

    当归6克 肉桂1.5克 沉香1.5克 广皮3克 泽泻4.5克 牛膝6克 瞿麦6克 车前6克 苡仁12克 葵花子12克(炒,研)

    功能主治

    理气行水。治膀胱胀,少腹满,小便癃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袁中参西》上册:既济汤处方

    大熟地1两,萸肉1两(去净核),生山药6钱,生龙骨6钱(捣细),生牡蛎6钱(捣细),茯苓3钱,生杭芍3钱,乌附子1钱。

    功能主治

    大病后阴阳不相维系,阳欲上脱,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窜,或心中摇摇如悬旌;阴欲下脱,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泻。一切阴阳两虚,上热下凉之证。

    临床应用

    1.大便滑泻:一人,年二十余,禀资素羸弱,又耽烟色,于秋初患疟,两旬始愈。一日大便滑泻数次,头面汗出如洗,精神颓愦,昏昏似睡。其脉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欲无,数至七至。延医二人皆不疏方。愚后至,为拟此汤(既济汤),一剂而醒,又服两剂遂复初。

    2.心疼:友人张某某,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发时昼夜号呼。医者屡投以消通之药,致大便滑泻,虚气连连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惊悸,周身瞤动,须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医数人皆不敢疏方。张某某投以此汤(既济汤),将方中萸肉倍作二两,连服两剂,诸病皆愈,心疼竟从此除根。

    摘录《袁中参西》上册《医醇剩义》卷四:既济汤处方

    当归2钱,肉桂5分,沉香5分,广皮1钱,泽泻1钱5分,牛膝2钱,瞿麦2钱,车前2钱,苡仁4钱,葵花子4钱(炒,研,同煎)。

    功能主治

    理气行水。主寒气上逆,水气窒塞不通,以致膀胱胀,少腹满而小便癃。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张氏医通》卷十六:既济汤处方

    竹叶石膏汤加熟附子3-5分。

    功能主治

    上热下寒。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救偏琐言》卷十:既济汤处方

    荆芥穗、麻黄(去根,蜜炒将黑,地上出火气)、干葛根、石膏、川黄连、大黄、蝉蜕、牛蒡。

    功能主治

    小儿出痘,火毒太盛,时值隆冬而闭塞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胡荽1钱,以阴阳水煎服。

    摘录《救偏琐言》卷十《玉案》卷四:既济汤处方

    人参1钱,甘草3分,竹茹2钱,麦门冬2钱,半夏2钱,粳米2钱。

    功能主治

    霍乱,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易简方》:既济汤处方

    半夏半两,麦门冬1两,甘草4钱,人参4钱,竹叶5片,熟附。

    功能主治

    下利发热者。霍乱后虚烦不得眠。

    用法用量

    方中熟附用量原缺。

    摘录《易简方》
更多中药材
  • 组成陈阿胶(烊冲)二钱(6克)、生白芍三钱(9克)、杵石决明五钱(15克)、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黄四钱(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蛎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先煎代水)两枚(2个)。用......
  • 处方白姜(盐、酒或米醋炒)8钱,香附子(童便浸,炒)1两,玄胡索(炒)8钱,真阿胶(炒成珠)1两,艾叶1两(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饼,瓦上炕干,勿令焦,研为细末)。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崩,老妇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处方五苓散加阿胶1钱,川芎1钱,炙草1钱,当归3钱,艾叶3钱,白芍4分,熟地4分。功能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属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处方滴花烧酒1盏,潮脑7钱,阿片烟膏。功能主治跌扑内损,风湿走注,支节酸疼,闪腰挫气诸般形体之症。用法用量和匀,重汤顿热,以棉纱线蘸透,乘热摩搨患处。摘录《饲鹤亭集方》......
  •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上药同熬成汤,滤净,下羊肝酱同取清汁,入胡椒5钱。另羊肉切片,羊尾子1个,羊舌1个,羊腰子1付,各切甲叶,蘑菇2两,白菜一同下清汁、盐、醋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