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阿胶鸡子黄汤

    组成

    陈阿胶(烊冲)二钱(6克)、生白芍三钱(9克)、杵石决明五钱(15克)、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黄四钱(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蛎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先煎代水)两枚(2个)。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主治

    主治邪热久羁,损伤阴血。虚风内动证,症见手足瘛疭,或头目眩晕,舌绛苔少,脉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后期引起的肢体抽搐、手足活动不能自如等病症。

    1.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本方加味(阿胶、鸡子黄、石决明、生白芍、生地黄、麦门冬、川芎、钩藤、夜交藤、生牡蛎、赤芍、丹参、羌活、白芷、甘草)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2例,以治疗1个月后及1年随访后症状变化评价疗效,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1期)

    2.面肌痉挛:本方合通心络加减(阿胶、白芍、石决明、钩藤、生地黄、炙甘草、牡蛎、僵蚕、白芷、络石藤、茯神、鸡子黄)治疗面肌痉挛症96例。以痉挛分级强度变化评定疗效,10日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4%。(《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4期)

    方解

    阿胶鸡子黄汤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后期、热盛伤阴、阴血不足而致筋脉拘挛、肢体抽搐。临床应用以筋脉拘急、舌绛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方用阿胶、鸡子黄滋阴血、熄内风;生地,黄、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熄风;佐以平肝潜阳之钩藤、石决明、牡蛎,安神宁心之茯神、舒筋通络之络石藤。抽搐较甚者,加羚羊角粉熄风止痉;阴虚阳亢者,加龟甲、鳖甲、磁石滋阴潜阳;兼有虚热者,加知母、牡丹皮滋阴清热。

    凡阳热亢盛、热极动风引起的手足抽搐,不宜应用本方。

    方歌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栃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动风此方保。

    摘录清·《通俗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
  • 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
  • 《治疹全书》卷下:八味平胃散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炒)、川芎、麦芽、香附(酒炒)。功能主治疹后脾胃两伤,吐泻交作。用法用量煨姜为引。摘录《治疹全书》卷下《易简方》:八味平胃散处方厚朴3两半,苍术5两半,橘红3两半,甘草1两,缩砂......
  • 处方蜀椒(去目)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青盐(研)1两,石硫黄(研)1两,腻粉(研)1两,白僵蚕(炒)1两,柏皮1两,麝香少许(研)。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遍身疮疥,皮破肉痛,或瘙痒脓水。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涂之;湿则干敷。摘录《圣济......
  • 处方桂(去粗皮)1两半,桔梗(锉,炒)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白术3分,高良姜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冷气心痛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