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姜术汤

    《仁斋直指)卷十一:姜术汤处方

    白姜(生)白术 茯苓 半夏曲各15克 辣桂 甘草(炙)各0.3克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治痰饮内停,心悸怔忡。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姜、枣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一《御药院方》卷二:姜术汤处方

    川姜(炮)1两,白术(炒)1两,茯苓1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温和中外,退除寒湿。主阳虚里寒,外挟风冷,头痛恶风,战栗多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腰背强直,转侧不能;又疗食寒饮冷,内伤脾胃,呕逆吐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二《圣济总录》卷二十八:姜术汤处方

    干姜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脐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时行及伤寒后虚惫,发即闭眼合面者,柔痓之候也,手足厥冷,筋脉急强,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直指》卷十一:姜术汤处方

    白姜(生)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半夏曲半两,辣桂1分,甘草(炙)1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虚证,停饮怔忪。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一
更多中药材
  •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处方茯苓 白术 车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乌梅1枚 粟壳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相杂,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生春》卷四《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
  •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
  • 处方延胡索(醋制)63g 白矾(煅)250g 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制酸止痛......
  •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藿香1两,厚朴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胸膈膨闷,心腹胀满,呕逆恶心,噫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