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京三棱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汤处方

    京三棱(炮,锉)1两,木香1两,甘草(炙,锉)1两,蓬莪术(炮,锉)1两,藿香叶1两半,乌药(锉)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

    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

    痃癖冷气,积滞不消,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京三棱汤处方

    京三棱(煨,锉)5两,陈曲(炒)1两,麦糵(炒)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炮)1两,槟榔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谷劳体重,四肢烦倦,食已便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汤处方

    京三棱(煨,锉)1两半,大腹(连皮子,锉)1两半,延胡索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芎1两半,白术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0枚,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消石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1分。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腑脏不和,气血留滞,积聚胀满,心腹妨闷,食物减少,烦闷短气。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荆三棱煎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汤处方

    京三棱(炮,锉)1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1分,大黄(锉碎,炒)半两,木香1分,槟榔(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积年症块。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处方五倍子1两,白芷半两,石灰3两,堇泥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脓。主刀斧伤,恶疮。用法用量滴水为丸,作饼,晾干,刮下,掺。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五引《吴氏集验方》......
  • 处方熟石膏24克 升丹6克制法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脓祛腐。溃疡脓洗不畅。用法用量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摘录《外伤科学》......
  • 《串雅补》卷二:八仙串处方干漆(炒令烟尽)5钱,丁香3钱,广木香5钱,檀香5钱,槟榔5钱,防己1两,黑丑(取头末)3两,白丑(取头末)2两(黑、白丑头末和匀,分一半生用,一半炒熟用),楝树根皮(为末)1两(楝树须要白皮而生子者用之,无子者不......
  • 《杨氏家藏方》卷九:八仙丸处方肉苁蓉 牛膝 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当归(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脐)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