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京三棱散

    《圣惠》卷四十八: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1两(炮,锉),桂心3分,丁香半两,益智子3分(去皮),木香半两,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蓬莪术3分,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积聚气,脾胃虚弱,不能化谷,致宿食不消,胁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3两(微煨,锉),益智子1两(去皮),吴白术1两,木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痃癖气,每发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京三棱丸”,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圣惠》卷七十九: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1两(微煨,锉),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芎半两,牡丹半两,牛膝3分(去苗),赤芍药半两,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生干地黄1两,刘寄奴半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积血不散,结聚为块,或时寒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别名

    三棱散

    处方

    京三棱半两(微煨,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槟榔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乳癖结实,或有滞恶,停积不散,令儿日渐羸瘦,面色萎黄,春夏多发,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三棱散(《普济方》卷三九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1分(微煨,锉),鳖甲1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大腹子1分,神曲1分(微炒),诃黎勒皮1分,蓬莪术1分,麦糵1分(炒令微黄),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黑三棱半两(锉),厚朴1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煨,为末)10两,陈曲(微炒)1两,大麦糵(微炒)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白槟榔(锉)1两,干姜(炮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1两。

    制法

    上为散,拌匀。

    功能主治

    和养脾胃,除积聚气。主三焦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煨,锉)2两,蓬莪术(煨,锉)2两,益智(去皮,炒)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姜黄半两,丁香1分,甘草(炙,锉)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积聚,心腹胀满,肠鸣醋心,呕吐冷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煨,锉)半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癖气在胁下痛,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入盐半字,空心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七六: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煨,锉)1分,鳖甲(醋炙,去裙襕)1分,枳壳(去瓤,麸炒)1分,陈曲(炒)1分,大腹子(锉)1分,诃黎勒皮(半生半熟)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麦糵(炒)1分,蓬莪术(煨,锉)1分,青橘皮(去白,焙)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症瘕,食癖。小儿痃气,急痛。

    用法用量

    6-7岁儿每服半钱匕,空腹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1两,莪术1两(炒),益智子(去壳)半两,甘草(炙)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橘红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白浊。

    用法用量

    白汤点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圣惠》卷五:京三棱散处方

    京三棱1两(炮,锉),白术1两,桂心半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芎2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2分,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炒),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攻心腹疼痛,或胁下气聚不散,面色萎黄,手足常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2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陈枳壳5对(大者,去瓤;用巴豆7粒去壳,入内,十字缚定,好醋反复煮软;去巴豆,切片,焙干,余醋留煮糊),三棱5钱,莪术5钱(煨),金箔10片,朱砂2钱(另研)。制法上为细末,以前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痰涎......
  • 处方硫黄5钱,芜荑仁(炒)5钱,黄连5钱,轻粉1钱,巴豆5粒(去油)。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疳积疳劳,肚大虚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煎姜苏汤温服。注意忌食生冷。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 处方参叶5钱,金樱子(去核)1两,山楂肉2两,麦芽1两,建莲4两,五谷虫2两,茯苓1两,芡实1两,薄橘红1两,白术2两,使君子5钱,肥知母1两,鸡内金1两,砂仁5钱,青皮1两,地骨皮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莲子粉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肥......
  • 《不居集》上集卷十九:保精汤处方芡实1两,山药1两,莲肉5钱,茯神5钱,枣仁2钱,人参1钱。功能主治梦遗精滑。用法用量《吴山散记》:水煎服。先将药汤饮之,后加白糖五钱拌匀,连滓同服。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九《古今医鉴》卷八:保精汤处方当归(......
  • 处方蓟茅根60g,鸡内金6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柏子仁12g,生地15g,冬瓜皮9g,陈葫芦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养肝滋阴,利水消肿。主肝硬化腹水。摘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