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布药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黑布药膏处方

    老黑醋250克 五倍子100克 蜈蚣1条 蜂蜜100克

    制法

    将药和蜂蜜、黑醋放入砂锅内,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时,须用棒搅匀,不可放于金属器具内。

    功能主治

    收敛,止痒,止痛。治疮疡、创伤等形成瘢痕疙瘩者。

    用法用量

    临用时先将损害疮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高突损害面的范围内,每日换一次,或加热烘疗法,烘后勿将药膏擦去。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现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黑布药膏配方组成

    老黑醋五斤(2500克),五倍子一斤十二两(860克),金头蜈蚣10条,蜂蜜六两(180克),梅花冰片一钱(3克)。

    用法用量

    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储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2~3日换药1次。对于化脓性皮肤病,常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

    功效

    破瘀软坚。

    主治

    主治瘢痕疙瘩、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术后,疮疡、创伤愈合后,以及烫火灼伤之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68例。方法:①首次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内注射确炎缩松A注射液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液,比例通常为2:1。注射至瘢痕呈橘皮样苍白为止,注意止血,保护针眼,预防感染。②黑布药膏外敷:瘢痕疙瘩患者注射药物1周后,开始使用黑布膏。使用时先将患处用温水擦洗干净,涂上黑布膏,厚敷患处(1~3毫米厚),然后贴上黑布,每2~3日换药1次,连续3个月:以瘢痕质地、厚度、颜色变化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9例,显效21例,有效8例,临床治愈率17.4%,总有效率100%,对临床治愈的39例患者进行了半年~2年的随访,无1例复发。(《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方解

    黑布药膏用老黑醋软坚解毒,五倍子收敛解毒,蜈蚣破瘀以毒攻毒,冰片镇痒止痛解毒,蜂蜜调和诸药,主要用于治疗瘢痕疙瘩。

    现代研究

    用黑布药膏时最好是隔2~3日换药1次。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醋炙乳香、醋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凡士林)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消炎的功效。(《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方歌

    无。

    摘录现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5两(熊州者,汤洗去滑,汁尽),干姜3两,吴茱萸2两,桂心1两,白术3两,细辛3两,柴胡3两,牡丹皮3两,大黄5两,芒硝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芦根等8味饮子饮之,诸状不歇,渐不下食,心腹结硬,不得手近,有时触着,痛不可......
  •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洒洒恶寒,两胁胀痛。用法用量半夏东......
  • 处方半夏、南星、白附各等分。制法上药生用,为未,水为丸,以生面为衣,阴干。功能主治痰眩冒,头痛,恶心,吐酸水。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 《兰室秘藏》卷上:半夏厚朴汤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