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谷疸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谷疸丸处方

    苦参90克(锉)龙胆30克(去芦头)牛胆1枚(干者)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谷疸。食毕即头眩,心中佛郁不安而发黄。

    用法用量

    每次以生麦门冬汁送下10丸。日三四服。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订严氏济生方》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谷疸丸别名

    苦参丸(《世医得效方》卷三)。

    处方

    苦参90克 龙胆草30克 栀子(去皮,炒)15克 人参23克

    制法

    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胃蓄瘀热,食谷不消,致生谷疸,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

    用法用量

    以大麦煮饮送下50丸,日服三次。不知,稍加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济生》卷四:谷疸丸处方

    苦参3两,龙胆1两,牛胆1枚。

    制法

    上为细末,用牛胆汁少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谷疸。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食前用热水或生姜、甘草煎汤送下。

    摘录《济生》卷四《三因》卷十:谷疸丸别名

    苦参丸

    处方

    苦参3两,龙胆草1两,栀子(去皮,炒)半两,人参3分。

    制法

    上为末,以猪胆汁入熟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谷疸,胃蓄瘀热,气浊,食谷不消,大小便不利,胀满不下食,趺阳脉紧而数。亦治因劳发热,热郁发黄者。

    用法用量

    苦参丸(《得效》卷三)。

    摘录《三因》卷十《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谷疸丸处方

    苦参3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牛胆1个,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谷疸。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白水或生姜汤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
  • 处方川芎1钱,全当归(醋炒)3钱,赤芍1钱5分,熟地4钱,人参3钱,云茯苓3钱,冬术(土炒)3钱,炙甘草6分,广陈皮1钱,桃仁泥3钱,新绛1钱,苏木1钱5分,五灵脂3钱,上桂心5分,延胡索1钱5分。功能主治产后房劳,月份已多,气血大伤。用法......
  • 处方人参8分,白术1钱,茯苓8分,甘草(炙)8分,当归1钱,熟地黄8分,川芎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牛蒡子8分。功能主治补中利水。主痘疮至11-12日,贯浆已满,热毒解散,收靥时而痘数日不焦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八珍汤加肉果8分,木通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余热下逼,时或泄泻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川芎、当归、白芍、熟地、人参、云苓、白术、甘草、肉桂、牛膝、川断、补骨脂、杜仲、山药。功能主治产未满月交合,损伤肾气,发热,四肢清冷,脉沉而细。各家论述产妇百日后方可交合,若未及一月,或四五十日内交合者,损伤肾气,是方八珍气血两补,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