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术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桂术汤处方

    肉桂、人参、茯苓、甘草、陈皮、五味、白术(土炒)、香附(酒炒)、苍术(泔水浸)、罂粟壳、杜仲、补骨脂(盐水炒)。

    功能主治

    温补固涩。主妇人产后脾胃气虚,或大肠虚寒遗粪,或白色兼沫水下者。

    各家论述

    大肠虚则寒,粪白色,且水与沫兼下,其为虚寒无疑,法当温补加固涩之药。四君子加陈皮、香附则运气,加粟壳、五味则固脱;苍术、肉桂辛热以祛寒;杜仲、补骨脂辛温以补两尺。寒者温之,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土旺而遗粪之症愈矣。桂术汤补气而不补血,以气旺而血自充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辨证录》卷一:桂术汤处方

    白术5钱,肉桂1钱。

    功能主治

    冬月伤寒,1-2日即自汗出,咽痛,吐利交作,肾经有寒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一《直指》卷七:桂术汤处方

    辣桂3两,白术2两,麻黄(去节)2两,细辛(去苗)2两,甘草(炒)2两,枳壳(制)1两半,干姜(炮)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水饮气分证。气为饮隔,痞满腹鸣,骨痛冷痹。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圣济总录》卷二十八:桂术汤处方

    桂(去粗皮)1两,白术3分,人参3分,附子(炮裂,去脐皮)3分,防风(去叉)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柔痉,手足厥冷,筋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三因》卷十:桂术汤处方

    桂心1两,白术1两,枳实(麸炒,去瓤)半两,京豉半两,干葛半两,杏仁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酒疸因下后,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韭齑状,大便正黑,皮肤不仁,其脉微而数。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丹溪心法》引作“白术汤”。

    摘录《三因》卷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5两(熊州者,汤洗去滑,汁尽),干姜3两,吴茱萸2两,桂心1两,白术3两,细辛3两,柴胡3两,牡丹皮3两,大黄5两,芒硝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芦根等8味饮子饮之,诸状不歇,渐不下食,心腹结硬,不得手近,有时触着,痛不可......
  •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洒洒恶寒,两胁胀痛。用法用量半夏东......
  • 处方半夏、南星、白附各等分。制法上药生用,为未,水为丸,以生面为衣,阴干。功能主治痰眩冒,头痛,恶心,吐酸水。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 《兰室秘藏》卷上:半夏厚朴汤处方红花5厘,苏木5厘,吴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黄连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苍术3分,白茯苓3分,泽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生黄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当归梢4分,猪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