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枸杞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30克 白茯苓30克 黄耆30克(锉)鸡膍胵45克(微炙)栝楼根22克 泽泻15克 牡丹15克 山茱萸15克 麦门冬45克(去心,焙)牡蛎30克(烧为粉)桑螵蛸22克(微炒)车前子22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消,久渴不愈,精神困乏,小便数多,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时以粥饮送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汤洗)2两,菊花(拣净)2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2两,桂(去粗皮)2两,黄耆(涂酥炙,锉)2两,牛膝(酒浸1宿,焙)2两,生干地黄(酒漫1宿,焙)2两,远志(去心)2两,山芋2两,柏子仁(酒浸,焙炒)1两半,人参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

    制法

    上为末,以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平补心肾,延年驻颜。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圣惠》卷四十九: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3两,干姜1两(炮裂,锉),白术1两,川椒2合(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吴茱萸3分(汤浸7遍,熔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痃癖冷气,不能饮食,四肢羸瘦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直指》卷十七: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1两,菟丝子(酒浸,研,焙)1两,白茯苓1两,黄耆(炙)1两,牡蛎粉1两,牛膝1两,熟地黄(洗)1两,麦门冬(去心)1两,鸡内金(微炙)1两半,桑螵蛸3分,瓜蒌根3分,山茱萸半两,牡丹皮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肾,久渴困乏,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直指》卷十七《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枸杞子丸别名

    老鸦丹

    处方

    枸杞子1两,苣胜子1两,菟丝子(酒浸软,别捣)1两,覆盆子1两,当归(洗,焙)1两,熟干地黄(洗,焙)1两,干山药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疾藜(炒去刺)1两,牛膝(酒浸1宿)1两,香白芷1两,延胡索1两,荜澄茄1两,破故纸2两(炒)。

    制法

    上为细末,用无灰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候干,以苍耳叶罨1宿。

    功能主治

    滋补真元,通流血脉,润泽颜色,久服乌髭须,延年耐老。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圣惠》卷五十三: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1两,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鸡??胵1两半(微炙),栝楼根3分,泽泻半两,牡丹半两,山茱萸半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牡蛎1两(烧为粉),桑螵蛸3分(微炒),车前子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肾,久渴不愈,困乏,小便滑数,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明医指掌》卷六:枸杞子丸别名

    枸杞丸

    处方

    枸杞子4两,南星2两,半夏2两,黄柏(酒炒)4两,苍术(盐炒)3两,山楂3两(去核),白芷2两,神曲(炒)2两,滑石(炒)3两,昆布4两,吴茱萸4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木肾。

    用法用量

    枸杞丸(《仙拈集》卷二)。

    摘录《明医指掌》卷六《圣惠》卷八十一: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2两,牛膝1两(去苗),熟干地黄2两,漏芦3分,当归3分(锉,微炒),酸枣仁3分(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桂心3分,白茯苓1两,黄耆1两(锉),羌活3分,麦门冬1两(锉,去心,焙),五加皮3分,白术3分,芎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风虚劳损,四肢疼痛,心神虚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或荆芥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圣惠》卷九十八: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2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1两,茯神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覆盆子1两,五味子1两,薯蓣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石斛(去苗根,锉)1两,山茱萸1两,桂心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颜色,养精气,壮筋骨,强力倍志。主虚损。

    用法用量

    每日服30丸,渐加至4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摄生众妙方》卷二:枸杞子丸处方

    枸杞子8两,生地黄2两(酒洗),熟地黄2两(酒洗),天门冬(酒洗,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当归(去芦,全用,酒洗)4两,白芍药(酒拌匀,晒干,炒)2两,锁阳(酥炙)2两,人参(去芦)1两,黄柏(酒炒,忌铁)1两。

    制法

    上除枸杞子、生熟地黄、天麦门冬捣膏外,余各为细末,同前药捣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养。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3钱,玄参1两,茯苓3钱,白薇1钱,麦冬5钱,生地5钱,天花粉3钱,炒栀子3钱,白芍1两,柴胡5分,甘草1钱。功能主治阴血不归于阳气之中所致阳厥,日间忽然发热,一时厥去,手足冰凉,语言惶惑,痰迷心窍,头晕眼昏。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袖珍小儿》卷六:安和散处方木香、当归、川芎、前胡(去芦)、柴胡(去芦)、青皮(炒)、桔梗(炒)、甘草(炙)、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空心服。摘录《袖珍小儿》卷六《女科指南》......
  • 处方罂栗壳2钱半,木香2钱半,甘草2分,地榆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
  • 处方人参量须稍大、牛膝3钱,熟地5钱,山茱萸4钱,枸杞子1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胡桃3个,生姜5片。功能主治气虚所致气喘而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处方五味子15粒,茯苓1钱,陈皮1钱,知母1钱,川芎1钱,桑白皮1钱2分,麦冬(去心)1钱2分,马兜铃1钱半,粉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咳嗽有血。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去核),水煎,食远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