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干葛汤

    《仁斋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别名

    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处方

    白干葛 枳壳(炒)半夏(制)茯苓 生干地黄 杏仁各15克 黄芩 甘草各7.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治酒痔。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黑豆100粒,生姜5片,白梅1个,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三《症因脉治》卷四:干葛汤处方

    干葛、知母、石膏、大黄、枳壳。

    功能主治

    温热便结,发热自汗,汗出热仍不减,不恶寒而渴,或壮热唇焦,口渴引饮,谵语神昏,大便不通,脉尺寸洪数,为正阳阳明症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干葛汤处方

    干葛2钱,枳实(麸炒)1钱,栀子仁1钱,豆豉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消瘅,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直指》卷二十三:干葛汤别名

    干葛散、葛根汤

    处方

    白干葛半两,枳壳(炒)半两,半夏(制)半两,茯苓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杏仁半两,黄芩1分,甘草1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酒痔。酒痢便血。

    用法用量

    干葛散(《普济方》卷二一二)、葛根汤(《普济方》卷二九八)。

    摘录《直指》卷二十三《鸡峰》卷十八:干葛汤处方

    干葛3两,甘草3分,半夏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邪热蓄于胃中,胃中得热则气不清,气不清则阴阳浑,以致心下微烦,恶闻热物,得热即呕,时时喜渴,其脉虚数或细而疾。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竹茹枣许大,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干葛汤处方

    石膏2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葛1两,川芎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头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六引《经验良方》《症因脉治》卷一:干葛汤别名

    葛根汤

    处方

    干葛、桂枝、麻黄、白芍药、甘草。

    功能主治

    伤寒阳明经表证,目痛,鼻干,不眠,脉弦长。

    用法用量

    里有热,加石膏;时寒时热,加柴胡;恶寒身痛,加羌活;头痛,加川芎。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熟地4两,当归4两,川断4两,白术4两,阿胶2两,香附2两,陈皮1两,艾叶1两,益母草1两,川芎1两,黄芩1两,砂仁5钱。制法上以枣肉为丸。功能主治妇人受孕,气血不足,经三月而堕胎者。用法用量每服3-4钱,米饮送下。注意宜节饮食,戒恼怒......
  • 处方当归1两,香附炭1两,白人参1两,熟地1两,茯苓1两,广砂1两,川断1两,白术4两,杜仲炭8钱,艾炭8钱,贡胶8钱,陈皮8钱,益母草8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补血安胎。主流产,妊娠漏血,腹痛腰酸,跌闪伤胎,妊妇腰......
  • 处方生白术8两,人参4两,寄生3两,茯苓3两,杜仲炭4两,大枣3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蜡皮封固。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养血安胎。主妊娠期内腰腿酸痛,胎漏下血,食欲不振,习惯流产,倦怠衰弱。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生姜汤送下。摘......
  • 处方鳖甲1枚(醋煮,锉),柴胡(去土净称,锉细)2两,青橘皮(去白称)2两,使君子(去壳)1两,杏仁6两(汤浸,去皮尖,生用)。制法上一处拌匀,用猪肚1枚,去脂膜,入前项药在猪肚内,以针线缝合,用童便煮烂切碎,焙干,为细末,再用黄连末3两、......
  • 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处方茅术240克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药30克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