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硬质早熟禾

    《全国中草药汇编》:硬质早熟禾拼音注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

    龙须草

    来源

    禾本科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n. ex Bunge,以地上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江苏。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止痛。

    小便淋涩:地上全草2~3钱,水煎服。

    黄水疮:硬质早熟禾穗5钱,蝉蜕2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硬质早熟禾拼音注音Yìnɡ Zhì Zǎo Shú Hé别名

    龙须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硬质早熟禾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a sphondylodes Trin.ex Bunge

    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切段。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双沟旁、河流两岸、低湿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等地。

    原形态

    硬质早熟禾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30-60cm,有3-4节,顶节位于下部1/3-1/2处,花序以下以及节下处常粗糙而涩。叶鞘无脊,无毛,基部叶鞘有时为淡紫色;叶舌膜质,长约4mm,叶片扁平,稍粗糙,长3-7cm,宽约1mm。圆锥花序紧缩几成穗状;小穗绿色,成熟后草黄色,长5-7mm,有4-6朵小花;颖为被针形,先端有极狭的膜质,膜质下常带黄铜色,脊下部2/3处,和边脉下部1/2处有长柔毛,基部有绵毛;第1外稃长约3mm,内稃和外稃等长,或上部小花的内稃稍长于外稃。花、果期5-8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芦竹素( arundoin),无羁萜(friedelin),粘霉酮(glutinone),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羊齿烯醇(fernenol)。茎基部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和果聚糖(frUctosan)。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小便淋涩;黄水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别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辛、苦,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
  • 拼音注音Cì Tōnɡ Cǎo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vesia pal......
  • 拼音注音Cì Lánɡ Guǒ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地灌丛中。资......
  • 拼音注音Cì Zhēn Cǎo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粘身草、婆婆针、金盏银盘、跟人走、钢叉草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 pilosa L.,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切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