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固真汤

    《医宗说约》卷三:固真汤处方

    莲蕊、石莲、芡实、枣仁、远志、茯神、天冬、麦冬、桔梗、车前、龙骨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

    无梦而遗之滑精。

    用法用量

    上加灯心,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宗说约》卷三《古今医鉴》卷十四:固真汤处方

    黄耆、人参、甘草(炙)、陈皮、白术、木香、白芍(炒)、白茯苓、诃子(煨,去核)、肉豆蔻(面裹煨,纸包捶去油)各等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疮,虚泻。

    用法用量

    加粳米30粒,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活幼心书》卷下:固真汤处方

    人参(去芦)2钱半,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白术2钱半,山药(去黑皮)3钱,黄耆(蜜泡涂,炙)3钱,肉桂(去粗皮)3钱,甘草(湿纸裹,煨透)3钱。

    功能主治

    小儿慢脾风,四肢厥冷者。小儿吐泻痢后,胃虚脾慢,四肢口鼻寒冷,沉困不省人事。小儿阴痫。身无烧热,手足青冷,口噤惊啼,吐舌摇头,面色黯晦,或从夜发,病在五脏骨髓者。闭目,面唇青黯,额汗昏睡,舌短声哑,频呕清水。

    临床应用

    慢惊:余幼女子王寅冬,麻症有失经理,冷泻成慢,眼闭不开约十余日,幸吮乳不辍,面上宝色有存。予用固真汤加附子五分,服三剂,眼一开,顷又闭,揣之药力未及,连服十剂愈。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空心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准绳·幼科》卷四:固真汤处方

    绵黄耆2两(蜜炙),酸枣仁4两,人参、白芍、当归、生地黄、茯苓、甘草、陈皮。

    功能主治

    敛汗补肝。主小儿身发火热,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未愈而痘随见。

    用法用量

    方中人参、白芍、当归、生地黄、茯苓、甘草、陈皮用量原缺。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幼科直言》卷四:固真汤处方

    人参、黄耆、白术(炒)、白芍(炒)、陈皮、甘草、归身、丹皮、五味子少许、山萸肉、补骨脂少许(盐水炒)。

    功能主治

    小儿痢疾日久,面白作渴,津液枯干,肢体瘦弱,粪门不收,兼无股肉。

    用法用量

    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白芍、陈皮、甘草、归身、丹皮、山萸肉用量原缺。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万氏家抄方》卷五:固真汤处方

    人参5分,黄柏(炒)1钱,黄芩(炒)1钱,白葵花1钱,干姜3分,甘草(炙)3分,郁李仁8分,柴胡7分,陈皮5分。

    功能主治

    妇人气滞白带,临行时脐下痛甚。

    用法用量

    水1钟半,煎7分,空心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兰室秘藏》卷下:固真汤别名

    正元汤

    处方

    升麻1钱,羌活1钱,柴胡1钱,炙甘草1钱5分,草龙胆1钱5分,泽泻1钱5分,黄柏2钱,知母2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2服。

    功能主治

    两丸冷,前阴痿弱,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喜热,膝下亦冷。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苍术;《证治宝鉴》有汉防已。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元·《兰室秘藏》:固真汤出处

    固真汤,出自元·《兰室秘藏》。本方又名“正元汤”。

    组成

    升麻一钱(3克)、柴胡一钱(3克)、羌活一钱(3克)、炙甘草一钱半(4.5克)、泽泻一钱半(4.5克)、草龙胆二钱(6克)、 知母二钱(6克)、黄柏二钱(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清热利湿,疏散达邪。

    主治

    前阴萎弱,阴汗如雨,小便后有余滴,恶寒喜热,膝下亦冷,舌红苔腻,脉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阴汗证。

    阴汗证:本方随症加减治疗阴汗证患者60例,与龙胆泻肝丸治疗组30例对照,疗程为1~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症状消失,3个月无复发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43例,好转12例,复发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优于对照组46.67%。(《江苏中医药》2010年第1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肝经湿热所致阴汗证。方中升麻、柴胡升阳举陷,阳气得升则湿气可化;知母、黄柏、龙胆草、泽泻清热利湿,能够倾泻肝经实火,清利肝肾湿热。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清热利湿,升阳疏散之效。临床应用以阴汗如雨,恶寒喜热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缺。

    方歌

    固真汤中升柴羌,炙草泽泻一钱半,知母黄柏草龙胆,此方实治阴汗证。

    摘录元·《兰室秘藏》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朱砂1两(研,水飞),雄黄1两(研,水飞),黄丹1分(研),苦药子1分,续随子1分(去皮毛),山豆根1两(生),蜈蚣2条(1条微炙,1条生用),斑蝥1分(去头翅足,半生半炒),巴豆2分(去皮膜,出油尽),麝香2分(研)。制法上为末,拌研......
  • 处方当归2两(酒洗),黄连4两(用,吴茱萸1两煎汤、浸),白芍2两(炒),白术1两(土炒),山楂肉1两,石莲子1两,苍术1两(米泔水浸,炒),枳壳3钱(炒),麦芽1两(炒),神曲1两(炒),肉豆蔻1两(面包煨),木香1两(忌见火)。制法上为......
  • 处方牡蛎(煅)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龙齿(煅)1两,益智仁1两,乌药1两,杜仲1两2钱,石菖蒲1两2钱,山茱萸1两2钱,茯神1两2钱,牛膝1两2钱,川椒5钱,北细辛6钱,半夏6钱,半姜6钱,人参8钱,当归8钱,白芍8钱,紫石英8钱。制法......
  • 《中医伤科学讲义》: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宝珠丹处方白硼砂2钱,川连1钱2分,番木鳖(去壳,麻油煠松)5分,黄柏5分,青黛(水飞)5分,薄荷尖5分,水飞雄黄5分,人中白(煅)5分,儿茶5分,胆矾5分,血竭5分,冰片5分,灯心灰3分。制法上为末,收贮,勿泄气,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