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驴脂

    《中药大辞典》:驴脂拼音注音Lǘ Zhī别名

    驴膏(张文仲)。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马科动物脂肪

    功能主治

    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③《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复方

    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服之。(张文仲)

    ②治耳聋:乌驴脂一分,鲫鱼胆一枚,生油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

    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上二味和合,令调注目两眦头,日三夜一。(《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驴脂拼音注音Lǘ Zhī别名

    驴膏

    英文名donkey fat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驴宰杀后,剖腹,取出脂肪,生用或熬成脂肪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

    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原形态

    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归经

    肺;肝;脾;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咳嗽;疟疾;耳聋;疮癣

    用法用量

    内服:酒调,3-6g;或为丸剂。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

    1.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2.《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3.《本草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ǎi Chǐ Wèi Máo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ounymus centi......
  • 《中药大辞典》:碧桃干拼音注音Bì Táo Gān别名桃枭(《本经》),鬼髑髅(《雷公炮炙论》),桃奴、枭景(《别录》),干桃(《圣惠方》),气桃(《草木便方》),阴桃子(《分类草药性》),桃干(《现代实用中药》),瘪桃干(《中药志》)。出......
  • 《中药大辞典》:秘鲁香胶拼音注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别名拔尔撒摩(《纲目拾遗》),百露拔尔撒摩(《植物学大辞典》)。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通常在冬季采集。采集时用棒击伤树身,使内部组织损伤而产生香树脂......
  •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拼音注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生境分布生长于沼泽处,为水稻田中杂草之一。分布遍及全国温暖地区。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平,线......
  • 拼音注音Bài Mǐ别名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舂去壳,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沼泽地、沟边及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