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风浴汤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防风浴汤处方

    防风如克 蒴翟(切)30克 羊桃根90克 石南30克 秦艽30克 川升麻30克 苦参90克 茵芋30克 白蒺藜30克 蛇床子30克 白矾30克 枳壳30克

    制法

    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

    祛风,润燥,止痒。主风湿外侵,周身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

    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防风浴汤处方

    防风3两,羊桃根3两,石南1两,秦艽1两,菵草1两,蒺藜子1两,蛇床子1两,白及1两,枳壳1两,苦参3两,升麻1两。

    功能主治

    诸风顽痹,皮肤不仁,瘙痒麻木。

    用法用量

    上件合煎,浴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杨氏家藏方》卷四:防风浴汤处方

    荆芥穗4两,苦参3两,地骨皮3两,白牵牛3两,赤小豆3两,白蒺藜(炒,去刺)2两,防风(去芦头)2两,白僵蚕(炒,去丝嘴)2两,香白芷2两,蓖麻叶2两,杉木2两,蒴藋叶2两,木鳖子1两半(去壳,炒令焦黄色),当归(洗,焙)1两,独活(去芦头)1两,吴茱萸(汤洗7次)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风湿脚气,气血凝滞,皮肤粗涩,不自润泽。

    用法用量

    每用半两,水4碗,入连根葱白5茎,擘开,同煎5-7沸,倾出,入朴消末2钱,重搅匀,先熏,候通手淋渫。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四《圣惠》卷二十四:防风浴汤处方

    防风3两,蒴藋(切)1升,羊桃根3两,石南1两,秦艽1两,川升麻1两,苦参3两,茵芋1两,白蒺藜1两,蛇床子1两,白矾1两,枳壳1两。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风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

    以水7斗,煎至5斗,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避风冷。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八珍汤加黄芩8分,知母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身弱,坐立摇颤。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党参12克,山药9克,茯苓9克,甘草9克,杭芍9克,川芎6克,熟地9克,枸杞子15克,麦冬9克,山萸肉9克,菟丝子12克,淡大云9克,粉丹皮9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补肾固冲;调养气血。主冲任损伤,胞脉失养,血枯经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瑞竹堂经验方》卷四:八珍散别名八珍汤(《正体类要》卷下)。处方当归(去芦)川芎 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术各30克制法上药嚼咀。功能主治养气血,调营卫,补虚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
  •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功能主治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西洋参1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