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二黄汤

    《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二黄汤处方

    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药细切。

    功能主治

    泻实火,解热毒。主上焦火盛,头面肿大,目赤肿痛,心胸烦热、咽喉、口舌火盛及生疮毒等证。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温服,徐徐呷之。如未退,用鼠粘子不拘多少,水煎,入芒消等分,食后时时少与。如未已,只服前药,取大便通利,病邪追则停服。

    阳明口渴,加石膏、干葛;少阳口渴,加瓜蒌根;阳明引经,加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引经,加甘草、荆芥、防风;头痛,加酒芩;身痛,加羌活、桂枝、防风、芍药。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圣济总录》卷二十八:二黄汤处方

    大黄(锉,炒)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3分,大青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天行热病,毒气盛,生豌豆疱疮,烦躁迷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八《普济方》卷三八五引胡洽方:二黄汤处方

    大黄4分,黄芩4分,甘草3分(炙),细辛2分。

    功能主治

    温壮。

    用法用量

    此方小儿数服不痫。

    着惊,加钩藤2分。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五引胡洽方《急救仙方》卷三:二黄汤处方

    黄连半两,茯苓半两,大黄2两(煨),甘草、朴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目暴赤肿热痛。

    用法用量

    方中黄连、甘草、朴消用量原缺。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圣济总录》卷九十二:二黄汤处方

    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4枚,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骨极,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面色枯黑,耳虚鸣,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下芒消半钱匕,去滓,分温2服,空心、日午各1。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圣济总录》卷六十八:二黄汤处方

    生干地黄(焙)1两,蒲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竹叶7片,煎7分,去滓放冷,食后细呷。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圣济总录》卷五十:二黄汤处方

    大黄(锉,炒)1两半,芒消(研细)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5味,除芒消外,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虙瘕,大便秘。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入芒消半钱匕,煎1-2沸,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辨证录》卷七:二黄汤处方

    泽泻2钱,车前子5钱,大黄2钱,槟榔2钱,滑石2钱,黄连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夏秋之间,先泻后痢,腹中疼痛,后重之极,不痢不可,欲痢不得,口渴饮水,小便艰涩,小肠作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普济方》卷二一二:二黄汤处方

    黄连、黄柏各半。

    制法

    上罗匀。

    功能主治

    下血日夜七八十行,赤痢,并一切痢。

    用法用量

    用醇醋3升,煮取1升半,分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圣济总录》卷三十三:二黄汤处方

    麻黄(去根节)1两,大黄(锉,炒)1两,栝楼根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变成疟,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圣济总录》卷一○六:二黄汤处方

    大黄(锉,炒)4两,芍药5两,细辛(去苗叶)4两,甘草(炙)4两,黄芩(去黑心)2两。

    制法

    上药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

    两目暴热痛。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水2盏,煎取1盏,去滓,食后温服,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外科真诠》卷下:二黄汤处方

    黄耆1两,大黄1两,人参1两,茯苓1两,当归1两,远志3钱,石膏1两,银花1两,山甲2钱(炒),皂刺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

    杨梅痘,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外科真诠》卷下《疡科遗编》卷下:二黄汤处方

    黄连、黄芩、荆芥、薄荷、连翘、土贝、粘子、甘草、赤芍、柴胡、黑栀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走马牙疳,皮色不易,坚硬不溃之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更多中药材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
  • 处方乌头、附子、南星(各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用米饮渍丝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药末中滚展,令人更揉搦匀遍,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风毒燥痒,爬不暇,随手热瘰瘾疹,或藏头小疮,服一切药不能卒效者。用法用量凡有燥痒,但以此瓤随意轻重揩擦1过。他日再......
  • 《易简方》:不换金散别名不换金正气散、真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解散寒邪。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霍乱吐泻,肠风便血;外伤湿邪,关节疼痛。久在卑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解散寒邪。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