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处方

    生淡竹茹9克 麦门冬12克 甘草3克 小麦12克 生姜9克 大枣14个

    制法

    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竹茹、小麦,取8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体虚者分三次服。

    若有人参,入3克,若无,纳茯苓4.5克;气逆者,加半夏6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千金》卷三:淡竹茹汤处方

    生淡竹茹1升,麦门冬5合,甘草1两,小麦5合,生姜3两,大枣14枚。

    功能主治

    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竹茹、小麦,取8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1升,去滓,分2服,羸人分作3服。若有人参入1两,若无人参,纳茯苓1两半亦佳。

    气逆者,加半夏2两。

    摘录《千金》卷三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淡竹茹汤别名

    麦门冬汤

    处方

    淡竹茹8分,干葛8分,甘草6分,麦门冬3合,小麦2合,石膏12分。

    功能主治

    产后虚烦,头痛,气短欲死,心乱不解。

    用法用量

    麦门冬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下,名见《千金》(注文)卷三《三因》卷九:淡竹茹汤别名

    竹茹汤

    处方

    麦门冬2两半(去心),小麦2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汤洗7次)2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心虚烦闷,头疼短气,内热不解,心中闷乱,及产后心虚惊悸,烦闷欲绝。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

    用法用量

    竹茹汤(《普济方》卷一一九)。

    摘录《三因》卷九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肉桂(去粗皮)二两半,诃子(炮.取皮)二两,阿魏(细干.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当归(汤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壳)、川芎、丁香(皮)、缩砂仁、五味子(微炒)、巴戟(去心.面炒)、益智(子......
  • 《圣惠》卷五十八:安息香散处方安息香半两,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连1两(去须,微炒),桃白皮1两(锉),汉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休息痢,发歇不恒,羸瘦少力。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摘录《圣......
  • 《普济方》卷二三七:安息香汤处方安息香1钱,麝香(研)1钱,天灵盖(酥炙黄)3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去裙襕,炙令黄)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传尸劳殗殜,喘气咳嗽,心胸满闷,渐至羸瘦。用法用量......
  • 处方安息香、苏合香、檀香、藿香、甘草、胆南星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作小饼。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每用磨化,涂奶上及焚烟。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处方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1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炮)2两,桂(去粗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肉豆蔻仁1两半,缩砂仁1两半,芍药1两半,荜澄茄1两半,茴香子(微炒)1两半,益智(去皮,炒)1两半,五味子(微炒)1两半,白豆蔻仁......